雒庆娇

作品数:20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神曲》但丁《神曲》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祖国》《区域治理》《西部法学评论》《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被引量:1
《区域治理》2021年第34期31-32,共2页雒庆娇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创新工程科研咨询项目《新文创时代甘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21ZCYB23)的阶段性成果。
甘肃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十四五”时期要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迈进,甘肃文化旅游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优化文化旅游空间布局、做足“文旅+”文章、完善产业要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加强区域旅游联动,为新时代甘...
关键词:甘肃省 文化旅游产业 高质量发展 
留住丝路记忆,尽显地域芳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被引量:1
《现代国企研究》2019年第10期284-284,286,共2页雒庆娇 吕文涓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科研创新支撑项目“新时代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甘肃是丝绸之路绵延最长的地区之一,在历史演进和民族交融中,陇原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作为地域文化的见证和民族精神的血脉,既需要代代相传,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深入挖掘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使其...
关键词:甘肃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代价值 
新时代甘肃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被引量:1
《祖国》2019年第8期149-150,共2页雒庆娇 吕文涓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科研创新支撑项目“新时代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遗存丰富。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要建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之上统筹考虑。
关键词:新时代 甘肃省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利用 
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探析被引量:3
《甘肃理论学刊》2019年第1期116-122,2,共8页雒庆娇 
2013年度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13XMZ035)的阶段性成果
西部各个少数民族在世世代代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民族现代化、城镇化等进程不断加快,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其中传承人保护问题...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保护 
厚植党内政治文化自信探析
《发展》2018年第11期29-31,共3页雒庆娇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而党内政治生活的健康发展、党内政治生态的持续好转,关键要靠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来引领。传承和弘扬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厚植党内政治文化自信,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从纪律要...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 文化自信 从严治党 政治文化 政治生态 纪律要求 治标 
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被引量:1
《发展》2018年第10期80-82,共3页雒庆娇 
2013年度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13XMZ035)的阶段性成果
西部民族地区文化生态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但挖掘和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基础非常薄弱,将数字技术合理运用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播当中,是提升民族地区非遗保护能力、扩大其传播影响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部民族地区 数字化保护 传播影响 文化生态 保护工作 数字技术 
甘肃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卫生职业教育》2014年第12期153-155,共3页雒庆娇 
2013年度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13XMZ035)的阶段性成果
甘肃民间传统医药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同时具有开发、保护、生产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目前濒临消失,急需通过详细的普查、保护和培养传承人、纳入城镇医疗体系进行规模化生产等方式进行抢救和保护。
关键词:甘肃传统医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开发 
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丝绸之路》2013年第16期45-48,共4页雒庆娇 
2012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防灾减灾视域下甘肃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074MZ
甘肃省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中,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非物质文...
关键词:甘肃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 
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公众的文化自觉与甘肃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引量:3
《发展》2013年第10期79-80,90,共3页雒庆娇 
2012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防灾减灾视域下甘肃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编号12074MZ)阶段性成果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个民族拥有独特而丰富的非遗资源,对其传承保护应该是民族地区全体民众共同的行为,这是全民的一种共同的文化认知与文化自觉。各民族的族人只有对本民族的非遗有着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自豪,才能形成全体民众自...
关键词:公众的文化自觉 甘肃民族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浅析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丝绸之路》2012年第12期67-69,共3页雒庆娇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甘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且颇具特色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曾写下过灿烂的篇章,为民族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建立了不朽的丰碑。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现代工业迅猛发展,现代交通不断...
关键词:甘肃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