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森

作品数:9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广播电视台更多>>
发文主题:新闻记者新闻工作者电视新闻新闻事业新闻敏感性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记者摇篮》《中国报业》《西部广播电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突发性事件中电视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研究
《中国报业》2017年第10期64-65,共2页侯森 
新闻记者是新闻报道一线的工作者,在报道突发性事件时,为了保证事件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记者应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以免在报道过程中受到事件突发性的影响,出现报道失真现象。本文基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对电视新闻记者应担负的责任进...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 突发性事件 职业素养 
新闻采访提问的“五不要”和“五要”
《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第23期154-154,共1页侯森 
提问是新闻采访中不可或缺的最主要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一个不善于提问的记者很难成为一个称职的好记者。只有熟练地掌握采访提问的技巧,才能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间的桥梁,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才有可能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为...
关键词:新闻采访 提问 信息 
如何突破民生电视新闻栏目发展的瓶颈被引量:1
《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第22期53-53,共1页侯森 
与央视《新闻联播》等新闻栏目相比,民生电视新闻栏目着重把镜头对准百姓的日常生活,反映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具有的本土化、亲民性、娱和性和现场性特征,是中国电视新闻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次大改革。
关键词:电视新闻 发展 瓶颈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的问题及对策
《西部广播电视》2014年第21期46-46,共1页侯森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相对于一般动态性新闻事件报道而言的,其不仅要展示新闻实事,还要进行深层次剖析、解读;不仅要展示当前的状态,还要揭露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预测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不仅要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面现象,还要透过现象看...
关键词:电视新闻 新闻调查 新闻形式 电视受众 表面现象 动态性 《经济半小时》 《焦点访谈》 深层次剖析 业务素养 
如何增强涉农电视节目的贴近性
《西部广播电视》2014年第20期46-46,共1页侯森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蓬勃发展的"三农"事业也越发成为传媒关注的焦点。中央电视台的《聚焦三农》、辽宁卫视的《黑土地》、山西卫视的《每日农经》,一系列涉农...
关键词:电视节目 中央电视台 电视栏目 黑土地 聚焦 
涉农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培养与提升被引量:1
《记者摇篮》2013年第7期14-14,共1页侯森 
所谓新闻敏感程度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迅速而敏捷地辨别和捕捉生活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即新闻敏感性。
关键词:新闻敏感性 新闻记者 培养 现实生活 新闻工作者 新闻价值 信息 
新闻记者的职业良心
《记者摇篮》2013年第6期25-25,共1页侯森 
今年年初,沈阳市发生一起幼儿接种疫苗死亡事件,在对这起新闻事件的采访中,某媒体一位记者不停追问因失去孩子痛苦不堪的母亲当时是什么心情?并要求家属将孩子的尸体从箱中取出供他们拍摄。而这种他们自认为的“敬业精神”却深深地伤...
关键词:新闻记者 职业良心 死亡事件 采访方式 新闻事件 敬业精神 新闻直播 轰动效应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内涵与优势
《记者摇篮》2012年第9期32-33,共2页侯森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国际上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则兴起于80年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崛起与发展,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纪录片式的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更大地发挥了电视传播...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优势 内涵 传播方式 60年代 20世纪 80年代 初创时期 
涉农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被引量:1
《记者摇篮》2012年第8期36-36,共1页侯森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九年锁定三农,中国农村已成为传媒高度关注的地方,"三农"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涉农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站在船头的瞭望者"——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才能担当"三农"事...
关键词:新闻记者 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闻事业 新闻工作者 21世纪 中国农村 三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