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含鑫

作品数:13被引量:3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边疆宗教文化少数民族祭祀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昆明学院学报》《老子学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方相氏驱鬼逐疫祭祀仪式研究被引量:5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34-39,共6页孔含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视阈下的古代铜鼓宗教艺术文化及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7XZJ009)
学界普遍认为方相氏具有驱鬼逐疫之功能。梳理方相氏如何与驱鬼逐疫祭祀仪式产生联系可以发现,方相氏是在阴阳五行思维影响下,通过特定的祭祀仪式促进阳气勃发以厌胜阴疠之鬼怪的。同时,因为在方相氏驱鬼逐疫的逐除仪式中,有一个被龙彼...
关键词:方相氏 蚩尤 祭祀仪式 戏剧 
论道教对武侠文化发展的渗透
《老子学刊》2018年第1期74-81,共8页冉顶平 孔含鑫 
武侠文化对侠客的神化,一方面是其自身世俗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受道教神仙思想的影响。武侠文化在文学化的过程中,其'武'被神化的根据在于道教之'术',包括外丹学、内丹学、符箓方术等。武侠文化还广泛吸取了道家道教的政治理想、辩证...
关键词:道教 武侠文化 神仙思想 
鲁迅校勘古籍《岭表录异》与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铜鼓文化被引量:2
《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第6期97-102,共6页孔含鑫 
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后科研项目"戏道阴阳--祭祀仪式剧与道家道教文化研究"
鲁迅校本《岭表录异》是在武英殿聚珍本的基础上校勘而成。该校本体现了鲁迅对岭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本质和边疆少数民族传统宗教自然观的准确把握。该书之中的"铜柱"条记载了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铜鼓及其文化,整体上把握住了古代铜鼓的...
关键词:鲁迅校勘 《岭表录异》 少数民族铜鼓文化 边疆社会治理 
论土司治理边疆中西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作用被引量:3
《青海民族研究》2016年第3期195-198,共4页孔含鑫 吴丹妮 
云南民族大学高水平区域大学建设高层次人才项目阶段性成果
自然地理环境和西南边疆远古部族复杂的构成及其传统文化的多元多态等原因,使得西南边疆历来被视为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文化汇聚、贮存之地。土司制度的源头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时西南边疆部族的"羁縻"制度,在文化意义上看,这实际都与中原王...
关键词:土司 边疆治理 少数民族宗教文化 
乌撒祭祀仪式剧“撮泰吉”与威宁彝人的族群记忆被引量:1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15年第1期273-279,共7页孔含鑫 
中央戏剧学院”戏道阴阳——祭祀仪式剧与道家道教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贵州威宁彝族的祭祀仪式剧"撮泰吉",是在傩歌、傩舞和神话、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与驱邪逐疫的祭坛祀神宗教祭祀仪式相伴随的。在"撮泰吉"极其浓郁的彝族民族文化因素的傩戏艺术形态背后,承载着隐秘的威宁彝人族群迁徙的记忆。"撮...
关键词:祭祀仪式剧 撮泰吉 威宁彝族 族群记忆 
“撮泰吉”与“跳曹盖”之比较研究被引量:5
《四川戏剧》2015年第9期38-42,共5页孔含鑫 麻国钧 
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后项目"戏道阴阳--祭祀仪式剧与道家道教文化研究";2014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傩戏剧本整理与研究"子项目"中国傩与东亚传统戏剧的比较研究"(14ZDB007)的阶段性成果
"撮泰吉"与"跳曹盖"分别是遗存在我国西南地区贵州威宁县和四川平武县以及甘肃文县地区的一种傩戏或祭祀仪式剧。本文在梳理"撮泰吉"与"跳曹盖"的遗存及其演出仪式后,运用祭祀仪式剧的基本理论,从祭祀仪式剧的定义、坛内戏的来源、大小...
关键词:祭祀仪式剧 撮泰吉 跳曹盖 比较研究 
香满丝绸之路与古代中国社会发展被引量:4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46-57,共12页孔含鑫 吴丹妮 
校级社科项目"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术带头后备人才"
蜀身毒道、麝香之路与丝绸之路,都是古代中国西部民族与世界民族交流的古道。在这些古道的一端是具有适合香料产生的湿热、高寒自然环境的中国西部地区,历史上,这些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元,且瘟疫、瘴气等自然灾害多发,并关系国...
关键词: 香文化 丝绸之路 古代中国 社会发展 
中国古代铜鼓非炊具论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67-69,共3页孔含鑫 吴丹妮 
云南民族大学学术带头人才科研项目"南方边疆古代铜鼓宗教文化艺术及传承研究"(YNMD2015041477)
万家坝型铜鼓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古代铜鼓。由于这一类型的古代铜鼓的鼓面上多有烟炱等遗存,从而导致学术界有古代铜鼓是炊具的说法,但从古代铜鼓所处的青铜时代文化背景及南方边疆远古部族宗教文化背景来看,都能印证古代铜...
关键词:古代铜鼓 万家坝型铜鼓 青铜时代 南方部族 少数民族宗教 
南方古代铜鼓舞蹈纹饰及其宗教文化被引量:3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79-82,共4页孔含鑫 吴丹妮 
南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出土和传世的古代铜鼓面上镌刻着许多反映远古部族舞蹈场景的写实性纹饰,这些铜鼓面上的舞蹈纹饰及造型,与南方边疆部族农耕祭祀文化密切相关。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铜鼓面上的铜鼓舞蹈纹饰就是南方边疆少数民族的...
关键词:古代铜鼓 铜鼓舞 民族宗教文化 
论大学与边疆文化
《昆明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53-55,60,共4页孔含鑫 
云南民族大学人才科研项目;云南民族大学学术带头后备人才项目阶段成果
大学与边疆既是不同文化接触、交流及其贮存的区域,又是带有混合力量的新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带。而以多元文化的视角观察,就会发现大学与边疆都是基于不同人群(族群)汇聚之后的一种文化自由混合地带,是一个包容混合各种文化的过程,而...
关键词:大学 边疆 文化交流 多元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