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学潮

作品数:10被引量:5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贴膏伤科包材袋泡剂安全性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处方药》《中国药业》《中国药事》《内蒙古中医药》更多>>
所获基金:佛山市卫生局科研立项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包装材料对鼻炎清滴鼻液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药师》2016年第11期2193-2195,共3页陈韵姿 潘见欢 郑芳昊 庄学潮 
目的:考察不同包装材料对鼻炎清滴鼻液质量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对鼻炎清滴鼻液的3种不同包装材料:聚乙烯(PE)瓶、聚丙烯(PP)瓶和聚酯(PET)瓶,进行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观察滴鼻液基本性状和包材性质的变化,并采用HLPC法考察鼻炎清...
关键词:鼻炎清滴鼻液 包材 稳定性 
不同软管包材对清香止痛霜质量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药事》2016年第10期997-1003,共7页刘东文 潘见欢 李子鸿 李怀国 庄学潮 郑芳昊 
2015年度佛山市科技创新平台资助项目(编号2015AG10006)
目的:考察不同软管包材对清香止痛霜质量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建立气相色谱法(GC)测定清香止痛霜中水杨酸甲酯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分别采用金属铝管、塑料软管和复合软管3种不同材质的软管包材对清香止痛霜进行灌装,参照《中国药...
关键词:清香止痛霜 药品包装材料 金属铝管 塑料软管 复合软管 药品质量稳定性 水杨酸甲酯 气相色谱分析 
伤科贴膏的药效学研究
《内蒙古中医药》2015年第11期141-142,共2页潘见欢 陈韵姿 陈淑映 梁秀清 庄学潮 
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2014136)
目的:研究伤科贴膏的体外抑菌、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考察伤科贴膏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大鼠足趾肿胀法及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伤科贴膏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
关键词:伤科贴膏 伤科散 抑菌 镇痛 抗炎 
热熔压敏胶制备的伤科贴膏皮肤用药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
《中国药业》2013年第19期12-14,共3页陈淑映 庄学潮 潘见欢 何宝凝 
广东省佛山市科学技术局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08003
目的通过动物试验探讨伤科贴膏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家兔同体左右侧自身比较法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采用豚鼠进行过敏性试验。结果伤科贴膏对小鼠完整皮肤无急性毒性反应,对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
关键词:伤科贴膏 热熔压敏胶 动物试验 安全性 
中药搽剂的工艺卫生学实验探讨
《中国处方药》2005年第7期83-84,共2页李子鸿 何锦钧 刘东文 庄学潮 
目的:探讨提高中药搽剂卫生学质量的生产工艺。方法:通过卫生学检查实验,分析医院制备中药搽剂的染菌途径,并对5种不同制备方法生产的中药搽剂进行卫生学检查。结果:中药搽剂制备过程应采用必要的防菌措施,采用湿热灭菌、60CO照射灭菌...
关键词:中药搽剂 卫生学实验 生产工艺 照射灭菌法 湿热灭菌 
具有提取天然防晒剂价值的中草药被引量:23
《广东药学》2005年第2期7-9,共3页陈淑映 罗德祥 黄健 庄学潮 
佛山市卫生局立项课题(编号: 2004170)。
目的 测定了一百多种常用中草药乙醇提取液的防晒性能,筛选出具提取天然防晒价值的中草药。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00-400nm对样品液进行扫描,计算各区的平均紫外线吸收率。结果 在紫外线2区或3区平均紫外线吸收率在90%以上的...
关键词:天然防晒剂 中草药 紫外分光光度法 
十八种医院中药制剂储存期卫生学质量考察
《首都医药》2002年第3期70-71,共2页刘东文 李子鸿 庄学潮 陈淑映 罗德祥 
考察十八种共计145批次的中药制剂产品在一年贮存期卫生质量,为制定产品的有效期提供依据。方法:一年内每季度检测卫生学一次,结果与新制成的成品相比较。结果与结论:产品存放一年,细菌、霉菌总数符合质量要求。
关键词:中药制剂 卫生学 贮存期 质量考察 
消瘤丸对雌性激素负荷大鼠子宫肌层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中医杂志》1998年第6期364-365,共2页香卫红 谭光明 雷兰顿 张继平 庄学潮 陈秀廉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89(计)-11
给大鼠长期注入一定剂量的外源性雌激素,在此基础上运用三苯氧氨、桂枝茯苓汤以及消瘤丸。结果表明,雌激素能使大鼠子宫肌层增厚,肌纤维肥大,结构紊乱,类似于子宫肌瘤发生前的早期改变。三苯氧氨、桂枝茯苓汤和“消瘤丸”都能拮抗雌激...
关键词:子宫肿瘤 肌瘤 中医药疗法 雌激素 消瘤丸 
大黄袋泡剂制备工艺及服用方法的优选
《基层中药杂志》1995年第4期14-15,13,共3页雷兰顿 张继平 刘东文 庄学潮 
本文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对大黄颗粒烘烤温度和时间;粒度大小和加水量;浸泡时间和温度等因素与浸出率的关系进行优选,寻找制备大黄袋泡剂的最佳工艺及服用方法.结果表明:大黄颗粒粒度以20目、颗粒烘烤温度与时间为80℃,20min,大黄袋泡...
关键词:袋泡剂 大黄 制备工艺 临床应用 
大黄袋泡剂替代传统后下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基层中药杂志》1995年第1期27-29,共3页雷兰顿 张继平 刘东文 庄学潮 香卫红 
在制备煎汤剂及袋泡剂时,其(煎)浸出率、(煎)浸出主要有效成分是制剂质量的关键。本实验对大黄袋泡剂与传统后下法的(煎)浸出率、(煎)浸出主要有效成分大黄酸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黄袋泡剂浸出率头浸、二浸均高于传统后...
关键词:袋泡剂 大黄 大黄酸 剂型 汤剂 中成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