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宇

作品数:12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警察学院法律系更多>>
发文主题:刑法选择性罪名法治国家和谐社会窘境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法学》《三明学院学报》《福建警察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问责国家元首的实证研究——以中外历史上不同的政治生态为平台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98-104,108,共8页张光宇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专制与民主两种不同的政治生态。在专制条件下,作为世袭的君主,其权威至高无上,不容置疑,因问责君主必将有损于其形象而不被允许。在宪政条件下,国家元首是民选的,问责制的出台自然可行,只是这样做的事实依据与法...
关键词:国家元首 问责制 政治生态 实证研究 
刑事涉案财物的处理原则与价值取向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29-35,共7页张光宇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实证研究"(12YGA820026)
对刑事涉案财物的处置是一个规范行为,应当由法律作出明确且无误的规范。但由于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的双重影响,致使法律的相关规定失于疏漏,也因此使得办案机关在于法无据的情况下各想奇招、各自为政,有的做法甚至违背了国家的法治精...
关键词:刑事涉案财物 问题积淀 成因 处置原则 价值取向 
刑民界说的价值分析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62-69,共8页张光宇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民商事纠纷与经济犯罪界限法律问题研究"(JA08239S)
刑法与民法之间的界说为研究边缘法学理论提供了可能,其关系的价值论部分则是该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一研究不只是在刑事法学与民商法学之间来回穿梭,还涉足多学科领域。作为一项基础性课题,首先要从重视对它的理论架构及其材料佐证开始...
关键词:刑民界说 边缘研究 价值论 法制规范 
宪法约制刑法的中国解释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56-63,共8页张光宇 
宪法与刑法同属公法范畴,无一例外地受到公权力的礼遇,在它们之间也因此形成特殊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得"宪法约制刑法"注定成为了民主政治所无法回避的世界性命题。事实证明,与其由国家直接控制刑法,远不如交由宪法约制更为妥适;宪...
关键词:宪法约制刑法 权力转换 价值冲突 法律定位 宪政改革 
论刑法的政治品格被引量:2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54-60,共7页张光宇 
在现代社会里,政治体制、政治权力或政治体系不可避免地要同刑法发生一定的关联作用,并且为刑法注入了各自不同的政治特质,于是就形成刑法独特的政治品格。如果以边缘刑法学的视角对此展开分析,那么,刑法与民主政治、政治人物和政治形...
关键词:刑法 政治品格 民主政治 政治人物 政治形势 
透析袭警现象背后的警察维权问题被引量:5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8-22,共5页张光宇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公安民警权益法律保护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B06189)
2008年7月1日,上海市闸北区公安分局有6名警察在工作岗位上先后死于歹徒的刀下,这一事件震惊了全国,也把一系列有关袭警现象的议论推向了高潮。有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要加紧袭警罪的立法工作,以保护民警的合法权益;有的专家认为要在现有...
关键词:袭警现象 警察维权 法治国家 和谐社会 
论轻刑化的理论架构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9-13,36,共6页张光宇 
轻刑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如何看待刑罚的轻重与缓急的问题上,不同的刑法学流派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中国,非刑罚化的主张显得过于激进,而选择走轻刑化道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历史法统的积淀、社会...
关键词:轻刑化 理论资源 法治文明 
宪政视野下的司法救济路径——兼论司法改革与构建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系
《福建法学》2008年第1期37-42,共6页张光宇 胡宝珍 
2006年福建省法学会重点课题成果之一
《世界人权宣言》第8条规定了著名的诉诸司法权利(the right of access to justice)原则,它表明任何一个法治国家都不能拒绝公民寻求司法救济。诉诸司法是人们寻求国家法律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本身就是一项基本人权。这项权利能否满...
关键词:司法救济 法治改革 治安防控 
窘境与突围:选择性罪名的命运被引量:4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107-112,共6页张光宇 
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经司法解释之后涌现出大量的选择性罪名,此举虽属无奈,但毕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有必要剖析其生成的原因或被选择的理由,以及其在客观上存在着哪些价值与不足,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尽可能减少产生选...
关键词:选择性罪名 生成事由 问题与思考 
加重事由之合目的性研究——以我国刑法抢劫罪为研究视角
《三明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68-73,共6页张光宇 
我国1997年新修订刑法在分则部分大量使用加重事由,使配刑制度的适用变得更加灵活,但同时也大量增加了加重刑的比例,这势必对现行刑罚体系构成失衡的威胁。这样做是否符合刑罚目的、设定的结构是否合理、对现行的犯罪理论有无冲突之处...
关键词:加重事由 舍目的性 正当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