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建华

作品数:16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底泥重金属氧化塘水质监测残毒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干旱环境监测》《黑龙江环境通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态环境监测体制转型期探讨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9年第4期7-8,12,共3页强建华 
齐齐哈尔市科技局社会发展攻关项目(SFZD-2019151)
面对环境监测体制转型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适应新体制机制,满足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环境执法监督、环境应急处置等工作需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和社会化监测(检测)机构的作用,提高监测检测技术水平...
关键词:环境监测 转型期 检测机构 有力措施 
发挥地域优势系统利用氧化塘治理水污染探讨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8年第2期8-10,共3页强建华 
打好碧水保卫战需要减排扩容。寒地河流治理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继续开发利用氧化塘,构建污水处理厂+氧化塘与水利枢纽工程相结合的减排扩容系统;形成现代工程和传统工程系统+制度化、数字化科学管理体系。嫩江污染防治构建...
关键词:减排扩容 北方寒地 氧化塘 运行机制 管理体系 
寒地河流水质水量调控构想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6年第1期1-2,5,共3页强建华 
我国水污染防治在点源治理上取得了明显成效,需要向河段治理、流域综合治理提升转变。根据北方寒地河流,丰、平、枯水期流量变化明显的特点,提出采用水陆结合,深入治理与强化管理一体化的模式。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建立多部门统一、协调...
关键词:寒地河流 系统治理 协同联动 智能管理 
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思考被引量:1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5年第4期5-7,共3页强建华 
东北地区正面临新一轮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工业企业应该发挥传统优势,加快升级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推进节能减排,改变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状况。通过对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工业区及典型老企业的剖析,阐述了走绿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 升级改造 优势 创新发展 
构建应用核技术工业企业辐射防护监测体系的探讨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5年第3期90-92,共3页强建华 杨光宇 
构建应用核技术工业企业辐射防护监测体系是保障辐射安全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根据工业企业应用核技术的基本类型,使用的放射源主要为γ和β射线源,认为需重点进行外照射辐射防护监测。针对常见的辐射安全问题,特别是辐射防护监测的缺失...
关键词:工业企业 辐射监测 构建体系 
气质联用技术测定扎龙底泥中多氯联苯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5年第2期18-21,共4页强建华 
采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对扎龙底泥中7种多氯联苯进行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检出限低,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固相萃取 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多氯联苯 
老工业区的优势布局结构与构建嫩江污染防治新常态思考被引量:1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5年第1期4-6,共3页强建华 
老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础。经济集聚效益与污染物集中排放,这两种"集聚效应"始终是区域工业发展中突出的环境问题。在新型工业化建设中,发挥老工业区的布局优势,深化河流污染防治是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嫩江污染防治在东北老...
关键词:工业区 集聚效应 集中排放 容量变化 构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扎龙底泥中邻苯二甲酸酯方法优化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年第4期60-63,共4页强建华 
采用索氏提取、超声波萃取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对扎龙底泥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进行测定。
关键词:索氏提取 超声波萃取 底泥 DBP DEHP 
柴油车尾气颗粒物排放现状评价被引量:1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年第4期17-18,共2页马春香 边喜龙 强建华 王红梅 于景洋 
对2013年哈尔滨市不同供油方式的柴油车排气细颗粒物或黑碳测量参数—光吸收系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供油方式光吸收系数均值分别为1.39 m-1和1.27 m-1,超标率分别为5.8%和2.4%,采用颗粒物控制措施及排气装置强...
关键词:柴油车 尾气 颗粒物 评价 
底泥、菌泥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年第3期93-94,共2页周晏敏 刘哲人 强建华 李彬旭 刘波 
齐齐哈尔市社会发展攻关项目部分研究内容
农田土壤试验表明,施入底泥、菌泥能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施入底泥可使风沙土微生物数量增加1.09倍,盐碱地微生物数量增加0.25倍;施入菌泥可使草甸土微生物数量增加2.34倍,风沙土微生物数量增加0.44倍,盐碱地微生物数量增加0.56倍。...
关键词:底泥 菌泥 农田土壤 微生物区系 氧化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