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东

作品数:8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广播剧艺术特征精英文化网络主流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齐鲁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神的堕落与英雄的缺失——叶兆言《后羿》人物形象解读
《齐鲁学刊》2019年第4期154-160,共7页徐伟东 
作为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实践“新神话主义”文学主张的重要文学成果,叶兆言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创作的长篇小说《后羿》彻底颠覆了后羿、嫦娥等神话人物的传统认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神的堕落与英雄的缺失”...
关键词:叶兆言 《后羿》 人物形象 
微广播剧:网络时代的广播剧之变被引量:9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第5期25-27,共3页刘国君 徐伟东 
微博、微小说、微电影、微历史……当这些被冠以“微”字头的网络产品还方兴未艾之时,近两年来“微广播剧”又大张旗鼓登场了。微广播剧与传统广播剧是什么关系?它是一种新型的广播剧,还是广播剧的新形式,或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产品?...
关键词:广播剧 网络时代 网络产品 美学特征 创作规律 
浅析网络广播剧的艺术特征被引量:2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年第8期68-70,共3页徐伟东 刘国君 
与传统意义上的广播剧日渐淡出听众视野,越来越成为少数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关注对象的同时,近几年来,一种在网络上传播的、既具有传统广播剧的形式,又与传统广播剧在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上存在很多区别的网络广播剧却是方兴未艾。不但有...
关键词:艺术特征 广播剧 网络 关注对象 主流文化 精英文化 美学价值 点击率 
以文化为引擎,推动广电媒体的大发展和新跨越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年第5期87-89,共3页徐伟东 刘国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了战略部署。作为重要的舆论工具和文化阵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承担着双重使命:既要全面、及时地反映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大发展 广电媒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广播电视媒体 引擎 六中全会 文化阵地 
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剧振兴路径的思考被引量:2
《中国广播》2011年第7期33-36,共4页刘国君 徐伟东 
本文以新媒体的发展和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为背景,将广播剧的性质分为广播媒介属性和广播艺术属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坚持正确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向,更新创作理念是广播剧振兴的现实基础;探索和创新广播剧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振兴广播剧的...
关键词:新媒体 媒介属性 艺术属性 现实主义 市场化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艺人化”现象初探被引量: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5期64-65,共2页徐伟东 刘国君 
近年来.广播电视节目主持风格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主持人由单一的语言处理向综合才艺表演发展,由传播渠道向传播者过渡,传播效果越来越倾向于娱乐化。这种主持人“艺人化”的倾向虽然还没有成为节目主持人的主流,但已成为一...
关键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人化 才艺表演 语言处理 主持风格 传播渠道 传播效果 地方传媒 
广播剧纪实美学初探被引量:7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12期67-68,共2页刘国君 徐伟东 陈敏 
近年来涌现出的纪实题材广播剧格外引人注目,不但在国家各类评比中屡屡斩获大奖,在广播市场上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提出"广播剧纪实美学"这个概念,以期为广播剧的创作实践提供一个可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纪实美学 广播剧 经济效益 广播市场 创作实践 
困顿的心灵写照:浩然1978年后的小说创作被引量:2
《齐鲁学刊》2008年第6期154-157,共4页徐伟东 
1978年后,浩然的小说创作从形式上对文革时期的创作有所否定,但在人物塑造、主题意向等方面却与文革时期的创作存在某种意义的一致性,这造成了他新时期作品中感性认知与理性判断、现实生活和理想信念之间的困惑与矛盾。
关键词:浩然的小说 文革 新时期 困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