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才

作品数:11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当代大学生高校职业生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职业时空》《中国校外教育》《都市家教(下半月)》《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中国梦在高校大学精神培育中的导向性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年第9期70-71,共2页黄文平 徐文才 
四川理工学院校级课题“中国梦在大学精神培育中的导向研究”(项目编号2014FDY10)辅导员专项阶段研究成果
大学精神不仅体现着高校师生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追求,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是大学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更是大学精神培育的指南针。中国梦对高校大学精神培...
关键词:中国梦 大学精神 培育 导向性 
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策略被引量:1
《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第9期7-7,共1页徐文才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要立足于物质解困和精神解困两个基点,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实现"重塑他们"的要求,这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问题的良好策略。本文论述了开展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的策略,提出了较为有效的教育环节和教育方法。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 教育策略 物质解固 精神解困 
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探讨
《都市家教(下半月)》2009年第08X期83-84,共2页徐文才 
根据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的感恩品质的缺失及原因,寻求和探讨了开展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感恩教育 分析讨论 
促进当代大学生和谐成长教育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第S3期43-44,共2页徐文才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不佳的问题亟待解决。和谐成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已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阐述了如何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和谐成长教育,提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 和谐成长教育 理念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
《职业时空》2008年第9期158-158,共1页徐文才 何洪英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传播者,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人才的教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管理者,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学习和生活的服务者。从大局来讲,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敬...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 党的路线 合格人才 学生健康 优势互补 结构合理 大学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分析被引量:18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22-125,共4页何泽彬 徐文才 
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项目(2006-2008)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个人素质,顺利就业,职业生涯发展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有利于高校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提高人才利用率,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进程。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 规划 重要性 
理念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成才
《职业时空》2008年第4期6-7,共2页徐文才 
理念是指导人在社会生活中对待学习、工作、生活所持的基本原则。理念也是人们社会生活和思想行为的精神支柱。思政工作者应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呈现的思想行为理念的现状,探寻思政工作的切入点,提高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实效性。行为理念...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行为理念 学生思政工作 大学生成才 思想理念 大学生健康成才 社会生活 健康成长 思想行为 负向 
开展“问题学生”教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被引量:1
《中国校外教育》2007年第9期10-10,共1页徐文才 何洪英 
通过对"问题学生"含义的陈述,分析了"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阐述了"问题学生"对家庭和和谐校园建设的影响,探讨了"问题学生"教育及构建和谐校园对策。
关键词:问题学生 和谐校园 影响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4
《职业时空》2007年第07S期50-50,共1页徐文才 何洪英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被弱化的表象 1当代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关注程度不断降低,社会责任感平民化。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家庭、学校、同学发生的人和事的关注程度降低,日常的政治活动总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没有价值,消...
关键词:学生责任感 原因分析 弱化 社会政治生活 当代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五四”运动 学习活动 
短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5期172-172,共1页徐文才 何洪英 
手机已成为人们相互沟通、互通信息的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而短信的应用以其价廉实惠,方便快捷,利于保存等特点备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18-25岁的大学生,追求时尚,思想前卫,喜爱与朋友沟通,他们利用短信宣泄情感,松弛神经,抚慰心灵。而学...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被教育者 渗透教育 教育方式 工作方法 育人过程 现实生活 社会环境 工作方式 师生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