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锐

作品数:9被引量: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工业遗产景观空间图像儿童户外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工业建筑》《南方建筑》《建筑实践》《建筑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城市更新视角下工业遗产空间叙事建构研究——以铜官山1978文创园为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4年第6期1275-1285,共11页曾锐 程玉红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22D113)资助。
文化产业已成为目前城市工业遗产更新的主要导向。首先,本研究在经济、空间、文化、生态多维度解析构筑可持续文创园区导向的工业遗产更新路径体系。其次,聚焦空间叙事理论在工业遗产改造更新中的研究应用,探讨物质空间活化利用过程中...
关键词:工业遗产更新 空间叙事建构 路径载体 GNSS行动追迹 空间点模式分析 场所记忆 
工业遗存改造型创意街区外部空间视觉量化分析——以合肥市“长江180”与“合柴1972”为例被引量:4
《建筑与文化》2021年第11期193-194,共2页刘永峰 潘诗雨 李早 曾锐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编号:JZ2019HGBZ0153;JS2020HGXJ0008)。
在城市更新中,将工业遗存改造为创意街区是较为常见的方式,但其中往往忽略了对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文章以合肥市“长江180”和“合柴1972”为例,主要探讨外部空间构成要素与注视行为的关系。根据眼动实验热力图比较,得出不同类型空间...
关键词:外部空间 工业遗存 眼动实验 创意街区 
城市工业遗产转型再生机制探析——以上海市为例被引量:23
《城市发展研究》2019年第5期33-39,共7页曾锐 李早 
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转型是顺应存量规划需求的重要实践。在当代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工业地块和遗产的置换再利用已成为城市更新的主题之一。通过历史论证与实践分析,以上海市为空间范围,以工业厂区的生成语境与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把握工业...
关键词:工业遗产 转型路径 再生机制 后工业园区 协同可持续 
基于保护转型与再生评价的工业遗产更新研究被引量:2
《建筑实践》2019年第2期23-24,共2页曾锐 李早 
随着城市规划模式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转变,在城市演进过程中,工业遗产的保护转型发挥有重要作用。工业遗产的相关实践与研究开展至今积累了丰硕成果,但整体多侧重于转型前及其过程中的保护与利用,而在保护转型之后,从使用者心理行...
关键词:工业遗产 保护转型 再生评价 机制途径 场所空间 
既有建筑改造的展览空间可视性与行为的关联性解析——以上海市两个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展览馆为例被引量:6
《新建筑》2018年第4期45-49,共5页李早 曾锐 高翔 
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402052010)
选取两个利用旧工业建筑改造而成的展览馆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视线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行为观察与解析,探讨改造后的空间可视性与行为特征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视线被限制度低或视线可达程度高的空间一般对行为聚集的吸引作用较强,而具...
关键词:既有建筑改造 展览空间 可视性 停留行为 空间句法 
以实践为导向的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综述被引量:13
《工业建筑》2017年第8期7-14,共8页曾锐 李早 于立 
2014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406690012)
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工业遗产的实践类型为切入点,从博览建筑、景观公园、旅游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综合开发5个方面分别阐述国外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理论研究现状,把握各类型的研究视角与侧重方面,探讨各类型改造的相关...
关键词:国外工业遗产保护 理论研究 实践类型 发展方向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现状和启示被引量:19
《工业建筑》2016年第2期1-4,共4页曾锐 于立 李早 叶茂盛 
2014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406690012)
通过对国外工业遗产改造实践与研究的分析,梳理其保护再利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归纳不同类型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策略、意义与适用范畴,进而把握相关实践现状和发展趋势,挖掘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内涵和启示,为我国工业遗产的研...
关键词:国外工业遗产 保护再利用 实践类型 内涵与启示 
文化商业街区步行行动特征与空间要素的关联性研究——以“合肥·金大地1912”为例被引量:6
《建筑学报》2013年第S1期85-89,共5页叶茂盛 李早 曾锐 曾俊 
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13-2011)
选取既有文化商业街区中的行人作为研究对象,在GPS调研及其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把握行人在文化商业街区中的行动特征及文化商业街区步行体系的构建要点。分析街道、节点空间构成要素,并通过对GPS数据的行动轨迹线,卫星捕捉点及核密度图像...
关键词:步行体系 文化要素 行动路线 轨迹点 核密度图像 
基于GPS技术的文化商业街区步行行动调查研究——以“南京1912”为例被引量:3
《南方建筑》2013年第1期10-15,共6页叶茂盛 曾锐 曾俊 
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11020503065;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项目批准号:13-2011
本研究选取典型文化商业街区中的行人作为研究对象,在GPS调研及其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把握行人在文化商业街区中的行动特征,及在其中组织的社会活动与既有空间的关系。分析街道、节点空间构成要素,并通过对GPS数据的行动轨迹线,卫星捕捉...
关键词:串联空间 可延续空间 行动路线 轨迹点 核密度图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