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

作品数:69被引量:15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社交焦虑孩子正性PTSD高三学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文苑》《父母必读》《家人》《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考有最优解 但人生没有
《环球人物》2021年第13期98-99,共2页李松蔚 
关注到今年高考开始陆续放榜了。人很有意思。还没参加高考的学生,总感觉中学是人生最难熬的阶段,想象上了大学就会迎来一生的解脱,因为“没有高考了”。成年人却常常回忆中学时光,怀念那时的简单和纯净。虽然读书时有繁重的学业压力,...
关键词:高考 学业压力 中学 最优解 新的问题 有意思 成年人 读书 
心灰意冷时,也是转机到来时
《环球人物》2021年第11期99-100,共2页李松蔚 
寻求心理咨询的人,问他有什么问题,总是能说出某些问题来。但“问题”这说法就像一种孤立的存在,事实上它永远有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人总是在做一些事情,按自己的方法应对问题。只有应对的方式不得法,问题才会成为问题,甚至越来越重。
关键词:心理咨询 方法应对 转机 
别被『稳定』惯坏了
《环球人物》2021年第12期102-103,共2页李松蔚 
一对夫妻来咨询。妻子扁桃体发炎,在医院发热门诊折腾了一天。丈夫上班,打过去几通电话了解情况,得知妻子看完病开好药了,就心安理得地照常加班。一加班,又是忙到半夜才回家。妻子委屈到不行:“我去医院你都不陪我,这也就算了,居然还可...
关键词:扁桃体发炎 一对夫妻 加班 妻子 
从『糊弄学』里找一条生路
《环球人物》2021年第9期98-99,共2页李松蔚 
很多读者给我写信,都有一个相似的主题,那就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不过,他们的不满更像是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一方面声明“我就是这么一个人”,试过一切努力,没法改变自己;一方面又很苦恼:“我很不喜欢自己这样,怎么办?”要回复这种信...
关键词:回复 生路 标签 
当世界越来越“佛”我们需要较真的“恶人”
《环球人物》2021年第8期102-103,共2页李松蔚 
最近这几年,大家说到“情绪”,都有一种回避的趋势。尤其是生气,一说起来这个词就有一种“犯错误”的印象,好像只有随和的、理智的、不温不火的沟通才是唯一可取的互动方式。如果把这种偏好推向极致,任何冲撞都不敢发生,那些本来存在的...
关键词:互动方式 存在的矛盾 恶人 
生病也是健康的一部分
《环球人物》2021年第5期98-99,共2页李松蔚 
生病除了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有时还会有心理上的负担感。很多人在生病的同时,常常也会体验到情绪上的压力,需要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其实,这些压力常常来自我们对健康的观念。关于健康,一向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健康就是不生病;另一种认...
关键词:心理咨询师 生病 负担感 健康 压力 
每天留给自己一小时
《环球人物》2021年第3期98-99,共2页李松蔚 
康德有一句名言:“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康德反对这样的观念:拿自己的人生换取某种结果,才是有价值的人生。他坚持的是:人成为“人”本身,已经是终极的价值。
关键词:人是目的 康德 价值 
你们推不动我,我就是我
《中学生百科》2020年第3期11-14,共4页李松蔚 周围(整理) 
1我是一名大学讲师,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大学讲师,因为我自己有严重的演讲焦虑,也是比较特别的心理咨询师,因为我到现在也没能治好我的演讲焦虑。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演讲?是因为想跟大家聊一种特别的心理学。现在,很...
关键词:心理咨询师 心理学 演讲焦虑 
李松蔚:不必活得很确定
《家教世界》2019年第17期55-56,共2页李松蔚 
我的父母常常数落我的睡眠习惯。他们告诉我早睡早起有多少好处,还拿出他们年轻时候的表现作为范本。最让我动容的一句话是:“你就算不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也该为孩子的身体想一想!”的确,我女儿不到5岁,动不动就晚上10点、11点才上床,我...
关键词:李松 睡眠习惯 以身作则 父母 健康 孩子 小学 睡觉 
让我们学会好好吵架
《父母必读》2019年第2期76-79,共4页刘丹 李松蔚 
大多数夫妻都视吵架为“猛虎”,但实际上,吵架恰恰说明,你们还处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正确地看待吵架,了解你们究竟在吵什么,可能更有助于学会好好吵架,学会如何在吵架中调整关系。让我们来听听既是同事又是资深系统家庭治疗师的刘丹、李...
关键词:吵架 学会 系统家庭治疗 亲密关系 夫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