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鹤鸣

作品数:4被引量:5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下扬子区盆地磨拉石青藏高原造山带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地学前缘》《沉积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内部三条磨拉石带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9
《地学前缘》1999年第3期173-180,共8页夏邦栋 张开均 孔庆友 林鹤鸣 
青藏高原内部自北而南沿羌北-昌都、班公湖-怒江、雅鲁藏布江分别发育了3条磨拉石带。各磨拉石带的长度均超过1000km,宽度一般仅数十km,沉积物具有碎屑性、粗粒性、再旋回性,沉积体厚3000~8000m,具有在挤压造山背景下形成的磨拉...
关键词:磨拉石带 青藏高原 造山带 藏中造山带 构造意义 
下扬子区侏罗纪-早白垩世盆地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被引量:18
《沉积学报》1999年第2期188-191,共4页尚彦军 夏邦栋 杜延军 林鹤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沉积中心呈左行斜列,等厚线呈卵形封闭,三组走滑断裂系统影响和控制沉积及火山岩盆地的发育和分布,盆地呈菱形并以拉分性质为主,盆地中的地层层序显示内新外老的环形扩张结构,以及岩浆活动强烈等特征表明:下扬子区侏罗纪-早白垩...
关键词:下扬子区 盆地走滑引张 盆地 沉积构造 侏罗纪 
下扬子区中生代溧水南陵拉分盆地的厘定被引量:5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7年第4期276-281,共6页林鹤鸣 夏邦栋 
溧水南陵盆地是一具两个沉陷中心的中生代拉分盆地,两侧边界断裂为一对走向为NNE的左旋左阶的雁行走滑断裂,并与宁芜拉分盆地有着成因上的联系,两者组成一个拉分盆地系列。盆地具有以下沉积特征:(1)沉积物累积厚度达6000...
关键词:下扬子区 盆地 断裂 中生代 
下扬子区晚中生代逃逸构造初探被引量:1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7年第3期177-182,共6页尚彦军 夏邦栋 林鹤鸣 杜延军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下扬子区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前缘,自中三叠世拉丁尼克期开始的构造活动受走滑断裂控制。在南北边界走滑断裂围限下,下扬子中生代地块呈一西南窄而东北宽的楔形。在该楔形体内,晚白垩世盆地群呈现有规律的展布,西南部盆地为长条状,...
关键词:逃逸构造 走滑断裂 晚白垩世 沉积学 岩石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