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延军

作品数:4被引量:7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膨胀土下扬子区X-射线衍射工程地质膨胀土工程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自然杂志》《沉积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高校地质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下扬子区侏罗纪-早白垩世盆地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被引量:18
《沉积学报》1999年第2期188-191,共4页尚彦军 夏邦栋 杜延军 林鹤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沉积中心呈左行斜列,等厚线呈卵形封闭,三组走滑断裂系统影响和控制沉积及火山岩盆地的发育和分布,盆地呈菱形并以拉分性质为主,盆地中的地层层序显示内新外老的环形扩张结构,以及岩浆活动强烈等特征表明:下扬子区侏罗纪-早白垩...
关键词:下扬子区 盆地走滑引张 盆地 沉积构造 侏罗纪 
下扬子区晚中生代逃逸构造初探被引量:1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7年第3期177-182,共6页尚彦军 夏邦栋 林鹤鸣 杜延军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下扬子区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前缘,自中三叠世拉丁尼克期开始的构造活动受走滑断裂控制。在南北边界走滑断裂围限下,下扬子中生代地块呈一西南窄而东北宽的楔形。在该楔形体内,晚白垩世盆地群呈现有规律的展布,西南部盆地为长条状,...
关键词:逃逸构造 走滑断裂 晚白垩世 沉积学 岩石学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膨胀土判别分类方法:以宁连一级公路为例被引量:8
《高校地质学报》1997年第2期222-225,共4页杜延军 
以往用于膨胀土判别分类的定量手段,如模糊数学、灰色聚类法等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人为因素,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分类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膨胀土判别分类的新方法—BP神经网络模型,较好的弥补了这方面的缺点,并具有容错能力强、客...
关键词:膨胀土 判别分类 人工神经网络 粘土矿物 
中国膨胀土工程地质研究被引量:31
《自然杂志》1997年第2期82-86,F003,共6页李生林 施斌 杜延军 
本文介绍以现代土质学研究为核心,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膨胀土的土体地质结构、物质组成、微结构、水土作用机理、土质改良、判别分类等进行详细研究的新进展;从土体成因、矿物、粒度、交换阳离子成分和微结构等内在因...
关键词:中国 膨胀土 工程地质 土体结构 X-射线衍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