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

作品数:6被引量:8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香港城市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网络论坛传播者新闻传播研究渠道受众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闻与传播研究》《当代传播》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计算社会科学在新闻传播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0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2期3-13,共11页祝建华 彭泰权 梁海 王成军 秦洁 陈鹤鑫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Faculty Research Grant(9610249)资助完成
本文旨在回顾和讨论新兴的计算社会科学在新闻传播研究中的应用。按照新闻传播研究中经典的5W模型,本文分别介绍了计算社会科学在"谁(传播者),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受众),说了什么(内容),并产生了什么(效果)"等五个领域的主要应用案例,...
关键词:5W模型 传播者 受众 内容 渠道 效果 
网络论坛公共表达与议题上升的结构研究被引量: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61-69,共9页薛可 梁海 陈晞 余明阳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资助"(NCET-11-0337)
网络论坛中的公共议题上升在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网络论坛中的公共表达的结构,致力于明晰公共议题成功上升的结构性特征。本研究从国内某知名网络论坛中选取样本,分析了3000多个帖子。结果显示,参与的异质性...
关键词:舆论形成 公共议题上升 网络论坛 集体行动 在线公共表达 
社会互动对敌意媒体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0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39-48,共10页薛可 梁海 余明阳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9JDSZ2046)
对于"敌意媒体效果"的研究,研究者多强调个体卷入和个体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虽然也有些研究涉及人际网络对敌意媒体效果的影响,但对社会连带关系与个体卷入程度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类作用在敌意媒体效果产生中的影响却很少关注。围...
关键词:敌意媒体效果 社会互动 媒体偏见 
微博VS.茶馆:对人际传播的回归与延伸被引量:4
《当代传播》2011年第6期67-70,共4页薛可 陈晞 梁海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9JDSZ2046);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11ZS25);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创新计划项目(2010)成果之一
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早在数十年前就对互联网传播的形态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作出了预言。互联网,尤其是web2.0时代的互联网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它与前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人际传播形式之间有何异同?本文从麦克卢汉、梅罗维茨等人...
关键词:微博 茶馆 传播模式 麦克卢汉 
基于刻板思维的国家形象符号认知--以《纽约时报》的“西藏事件”报道为例被引量:23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1期13-18,共6页薛可 梁海 
本文讨论了媒体报道对国家符号意义塑造的意义,运用了现代认知心理学中刻板思维和不确定状况下判断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社会认知和符号学的理论,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对《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美国媒体中有关西藏事件的报道进行了剖析,从而得...
关键词:《纽约时报》 形象符号 事件 西藏 国家 现代认知心理学 思维 中国形象 
基于信息平衡的网络论坛传播模式研究被引量:5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48-55,共8页薛可 梁海 余明阳 
本文通过信息论中信息量与信息熵对网络论坛传播模式的研究,通过对网络论坛中角色的分析和传播模式的特点的解析,提出了信息紊乱是网络论坛影响人际交往行为最本质的因素,并用信息熵平衡模型对网络论坛中人际传播模式进行探讨和分析,提...
关键词:网络论坛 信息熵 网络传播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