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志波

作品数:42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明前期别集台阁体诗学考辨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诗歌研究》《图书情报研究》《励耘学刊》《荣宝斋》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初苏伯衡别集版本考
《图书情报研究》2024年第4期104-110,共7页王东馨 汤志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人别集序跋辑录与研究”(项目编号:21BZW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明初苏伯衡现存别集有明刻本3种,清抄本8种,清刻本1种,共计文314篇,诗46首。明刻本虽各大图书馆均著录为“明正统七年刻本”,但各不相同。其中甲本最早,乙本系统在甲本基础上进一步校勘完成,丙本在字型上与前两者有细微差异,或是重刻本...
关键词:苏伯衡 别集 版本考 《苏平仲文集》 
文本的袭改与增殖——论《雪庵清史》的成书与接受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24年第2期189-202,共14页汤志波 王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人别集序跋辑录与研究”(21BZW018)的关联成果
明万历间乐纯编撰《雪庵清史》五卷,虽称病中“自医”而作,但在建阳书商的参与下,明显模仿当时流行的小品与清言,谋利亦是出版动机之一。《雪庵清史》撰写时间甚短,难免存在割裂剿袭、撮集成篇的弊病,除注明引用他书之外,乐纯在创作中...
关键词:《雪庵清史》 《菜根谭》 小品清言 书籍史 晚明 
文体的扩张与自觉:“晚明小品”的概念史考察
《文艺理论研究》2024年第5期160-169,共10页汤志波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一般课题“明别集编刻、传播与整理研究”[课题编号:22GZGX07]阶段性成果。
明清时期“小品”作为集部的书名,可以指诗集、文集、诗文集并称乃至选本、别本;用作文学批评术语,则指游戏之作,或是变格、变体的代称;作为丛书则可以囊括经史子集四部。自魏晋至明清,小品的文体逐步扩张,可以包括诗、词、曲、文、小...
关键词:小品文 文体 晚明 四库提要 概念史 
沈周诗歌接受与明中叶吴中文坛的建构
《文学遗产》2023年第4期122-132,共11页汤志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沈周与吴中文坛研究”(项目编号15CZW036)阶段性成果。
沈周是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吴中文坛代表诗人,然而当时馆阁与山林二元对立的诗学批评不仅曲解了沈周诗歌,也遮蔽了吴中文坛。正德间文徵明有意将沈周奉为吴中文坛盟主,开启了吴中文坛的初步建构,但随即湮没在前后七子主导的复古思潮中。...
关键词:沈周 吴中文坛 钱谦益 《明史·文苑传》 《四库全书总目》 
沈周诗集四库提要考论
《励耘学刊》2023年第1期337-350,392,393,共16页汤志波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四库全书总目》明别集提要笔证”,项目编号:2020BWY002。
四库提要著录之沈周诗集版本更换了三次:翁方纲先依明万历刻本《石田先生集》作分纂稿,《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再据明崇祯刻本《石田先生诗钞》撰写提要,《擒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则以明弘治刻本《石田诗选》另起炉灶。三种提要内容迥...
关键词:沈周 四库提要 分纂稿 文本来源 
论沈周的交际身份与诗学宗尚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1期215-215,共1页汤志波 
沈周早年学诗宗唐,这既受当时主流文坛风尚的影响,也是作为诗坛晚辈在诗歌交际时的必然选择。沈周30岁以后开始绘画交际,图画逐渐取代诗歌成为其主要交际工具,于是不再留心诗艺,并创作了大量即兴题画诗,语言浅白近于宋诗一路。沈周终身...
关键词:个人感受 题画诗 闲适诗 宋诗 宗唐 诗艺 沈周 浅白 
身份定位、书写策略与史料真伪:沈周传记演变考索
《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76-86,共11页汤志波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沈周与吴中文坛研究”(15CZW036)阶段性成果。
文徵明《沈先生行状》塑造了沈周诗书画兼通的文坛盟主形象,张时彻《沈孝廉传》更强调其隐士的身份与品行,后者多为史传沿袭,最终定格在《明史·隐逸传》中。随着沈周隐士身份的确立,史传中“德行”叙事逐渐取代了“政事”描写,以契合...
关键词:沈周传记 《沈孝廉传》 身份定位 书写策略 画壁传说 
明代李时勉别集版本考略
《明清文学与文献》2022年第1期230-243,共14页汤志波 李芷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人别集序跋辑录与研究”(编号:21BZW018)的阶段性成果
明代永乐至正统间阁臣李时勉现存别集有明景泰七年姚堂刻本《古廉李先生诗集》、明成化间李颙刻本《谥忠文古廉文集》、清李氏世忠堂刻本《李忠文公全集》、清乾隆李锦等刻本《谥忠文古廉李先生诗文集》、清道光刻本《李忠文公集》、清...
关键词:李时勉 别集 《古廉李先生诗集》 《谥忠文古廉文集》 版本源流图 
论沈周的交际身份与诗学宗尚被引量: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71-180,共10页汤志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沈周与吴中文坛研究”(项目编号:15CZW036)的阶段性成果。
沈周早年学诗宗唐,这既受当时主流文坛风尚的影响,也是作为诗坛晚辈在诗歌交际时的必然选择。沈周30岁以后开始绘画交际,图画逐渐取代诗歌成为其主要交际工具,于是不再留心诗艺,并创作了大量即兴题画诗,语言浅白近于宋诗一路。沈周终身...
关键词:沈周 交际身份 诗学实践 吴中文坛 
风景旧曾谙:明清《江南春》唱和主题的形成与演变
《中国诗歌研究》2020年第1期74-89,共16页汤志波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沈周与吴中文坛研究”(项目编号:15CZW036);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青年跨学科创新团队项目“多元视域下的江南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8ECNU-QKT008)阶段性成果
明清百余人追和倪瓒《江南春》,将原唱中的家国之怀变为闺愁情怨。从互文性视角探讨其成因可以看出,《江南春》唱和中的模拟或暗合了前代诗歌相关意象的典故,如写春之“春草”与“浮萍”所指涉的“王孙”与“浪子”,写江南之“横塘”与...
关键词:《江南春》 互文性 影响的焦虑 江南意象 闺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