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鹏

作品数:36被引量:17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沼液地衣芽孢杆菌微生物生物絮凝剂挥发性脂肪酸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化工进展》《现代化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生物-电极修饰及影响电合成转化CO_(2)过程的研究进展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5期559-574,共16页解一诺 李逸鑫 王远鹏 
微生物电合成(microbial electrosynthesis,MES)是一种利用电活性微生物摄取胞外电子,将CO_(2)或有机废料转化为可再生化学品的技术。首先,文中阐述了电极的改性方式,碳基材料以其多样的形态、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高比表面积等优点,在电...
关键词:微生物电合成(MES) CO_(2)转化 电极修饰 电活性微生物 胞外电子传递 纳米材料 
基于希瓦氏菌基因工程菌制备集成催化剂及光催化性能
《化工进展》2023年第11期5908-5919,共12页刘亚 李静茹 蔡东仁 周树锋 王远鹏 詹国武 李清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A20324,22038012)。
以希瓦氏菌基因工程菌(Shewanella oneidensis,SO)为生物模板载体,基于其过表达半胱氨酸脱硫酶的特性,利用外源添加半胱氨酸和镉离子在细菌表面合成并固定硫化镉纳米颗粒,再进一步负载氧化锌纳米颗粒,构建三元集成光催化剂(SO/CdS/ZnO)...
关键词:生物模板 硫化镉 氧化锌 集成催化剂 基因工程菌 
海藻纤维废渣制备多孔碳的吸附性能优化及数据模型构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5期774-782,共9页杨栩 陈逸聪 罗铭宇 王远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38012);福建省科技厅重大专项(2020NZ012015)。
海藻纤维废渣为海藻琼脂提取工艺的副产物,富含碳、氧等元素,以其为原料制备高性能生物质衍生多孔碳可实现海藻纤维废渣的高值化利用.本研究以海藻纤维废渣制备多孔碳,通过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探究吸附行为;并利用XGBoost(eXtreme Gradie...
关键词:海藻纤维废渣 多孔碳 氨氮吸附 数据模型 
从低碳污水处理、零碳固废利用到负碳CO_(2)转化实现碳中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年第4期793-794,共2页李东 闫志英 罗刚 王雯 王文国 王远鹏 闫震 周俊 逯慧杰 谭周亮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每个国家无法回避的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碳中和 零碳排放 永续发展 低碳污水 资源环境约束 固废利用 生物质能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 
半导体纳米材料介导微生物固定CO_(2)研究进展被引量:2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年第4期795-802,共8页伊晓峰 吴见平 王远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38012,42077030);福建省科技项目(2020NZ012015,2020Y4002);中央高校科研项目(20720190001)资助
固碳微生物将无机碳固定为有机碳的过程是全球碳循环的核心组成部分,低效的电子传递过程极大地限制了微生物对CO_(2)的转化效率.半导体纳米材料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电子传递过程和提高微生物对CO_(2)的转化效率,探究半...
关键词:半导体纳米材料 微生物 CO_(2)固定 电子传递 
污染物生物转化与资源化利用助力“碳中和”被引量:2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年第2期235-235,共1页闫志英 李东 王文国 王远鹏 王雯 闫震 罗刚 周俊 逯慧杰 谭周亮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的重要议题,而减少CH_(4)、CO_(2)、N_(2)O等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es,GHGs)的排放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重要目标.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
关键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碳中和 二氧化碳排放 温室气体 资源化利用 生物转化 联合国大会 
基于稻谷壳模板制备层状硅酸盐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反应被引量:5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22年第4期318-328,347,共12页宋苗苗 郭梅婷 蔡东仁 詹国武 王远鹏 李清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A20324,2203801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J06026)。
利用稻谷壳提供唯一硅源并作为硬模板制备了多孔型层状硅酸盐材料,通过原位还原技术还原层状硅酸盐中的过渡金属离子制得过渡金属基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反应。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氮气物理吸附、X射线荧光光谱仪...
关键词:稻谷壳 生物模板 层状硅酸盐 原位还原 二氧化碳加氢 
工程认证与“大思政”背景下的新生研讨课改革——以化工学科为例被引量:5
《化工高等教育》2022年第4期16-23,86,共9页叶美玲 陈翠雪 黄加乐 王远鹏 洪文晶 
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智能化工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EHGZY20202017)。
课程组以工程教育认证和思政教育为导向,对新生研讨课进行改革,具体举措包括:建立课程目标,构建课程模块;整合现有教学资源,组建立体式教学队伍;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强化互动模式;建立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成绩评定标准,开...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 教学改革 工程认证 思政教育 
显微红外光谱法鉴别全粒面革和头层修面革被引量:3
《皮革科学与工程》2022年第2期84-87,共4页王名宫 王之昌 张伟娟 王远鹏 
使用Micro-FTIR对牛头层皮革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天然皮革中的全粒面头层皮革、修饰面头层皮革具有明显差异的显微红外光谱特征,根据显微红外光谱特征谱图能够鉴定全粒面头层皮革和修饰面头层皮革,并总结出这两类革类材料的显微红外...
关键词:显微红外光谱法 皮革 鉴定 
纳米材料介导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过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化工学报》2021年第7期3576-3589,共14页刘姝睿 吴雪娥 王远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38012,4207703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720190001)。
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EET)过程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并且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低效的电子传递一直是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瓶颈。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性质,...
关键词:电活性微生物 胞外电子传递 纳米材料 界面 生物催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