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艳梅

作品数:1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徐州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考释戏剧《群音类选》明代传奇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新传奇》《陕西教育(高教版)》《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戏曲《双环记》考释
《新传奇》2023年第22期16-18,共3页石艳梅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戏曲文化发展变迁及传承路径探究”(项目编号:2020SJA1104);2021年徐州工程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学(四)”;2021年度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招标课题“淮海地区传统戏剧传承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21ICHRYB08);江苏柳琴戏剧本的搜救与创作调研(项目编号:XKY2018104)。
《双环记》是明代的一部传奇剧本,讲的是花木兰的故事。相对于乐府诗《木兰辞》和明徐渭杂剧《雌木兰》,《双环记》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爱情曲折的叙演,以金环作为木兰和未婚夫的爱情信物,见证了整个故事的离合曲折。《双环记》在...
关键词:《双环记》 木兰 爱情 金环 
论当代江苏柳琴戏《口罩后面是春天》
《戏剧之家》2023年第4期33-35,共3页石艳梅 黄禧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戏曲文化发展变迁及传承路径探究,项目编号:2020SJA1104;2021年徐州工程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学(四);2021年度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招标课题:淮海地区传统戏剧传承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21ICHRYB08;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xcx202270。
《口罩后面是春天》是江苏省柳琴剧院2020年创作和策划的抗疫剧,它集中赞颂了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勇于担当和奉献的精神,表现了郑春天和常有为两位年轻人在农村抗疫过程中建立的美好感情。艺术情节上,它运用了“巧合传奇”“月度回廊”...
关键词:柳琴戏 抗疫 题材 艺术 
探析江苏柳琴戏戏曲剧本语言修辞的妙用
《戏剧之家》2021年第5期28-29,共2页陆玲玲 石艳梅 
徐州市社科基金“大运河文化带徐州段戏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XSZ-075;2020年大创省级一般项目“江苏戏曲文化与景观旅游结合产业模式探究”,项目编号:xcx2020194;2018年徐州工程学院重点培育项目“江苏柳琴戏剧本的搜救与创作调研”。
戏曲语言中有着丰富而多样的修辞手法,为戏曲语言丰富了表达效果,起到特殊的作用,对于戏曲的抒情性、戏剧性和语言的灵动幽默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柳琴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承、保护、创新,起源与发展,乐理,文化价值等方面,对于剧...
关键词:江苏柳琴戏 剧本语言 修辞 
佚本传奇《合镜记》考释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60-63,共4页石艳梅 金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YJC760058)
《合镜记》,明代传奇,全本佚。仅存十出曲词存于明代戏曲选本《群音类选》和《吴歈萃雅》中。剧本以传统题材即乐昌公主分镜、合镜的曲折爱情故事为题材,有所传承又有所改变。通过散出的曲词分析可以得知其剧情大概,同时发现此剧可能还...
关键词:佚本传奇 《合镜记》 大团圆 
佚本传奇《四德记》考释被引量:1
《芒种(下半月)》2013年第10期123-124,共2页石艳梅 
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古代佚本戏曲研究”(项目编号:10YJC760058);徐州工程学院科研项目“邳州民间曲艺研究”(XKY2010404)阶段性成果之一
《四德记》,明传奇。全本佚。仅存若干散出见于明末选本中。吕天成《曲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皆著录。事本冯商事。按:冯商故事是古代戏曲剧作的传统题材之一,宋元南戏《冯京三元记》是现存最早剧目,作者无考,原本佚。吕天成...
关键词:明传奇 《远山堂曲品》 考释 《曲品》 传统题材 古代戏曲 《通志》 吕天成 
《孟姜女送寒衣》考论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石艳梅 吴敢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古代佚本剧曲研究"(10YJC760058);徐州工程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邳州民间曲艺研究"(XKY2010404)阶段性成果
以宋元散佚戏文《孟姜女送寒衣》为源头,将《宋元戏文辑佚》中的戏文旧篇、明初戏曲选本《风月锦囊》中的《孟姜女寒衣记》、明末戏曲选本中的传奇散出等进行分析考证,以辨其文本的流变,再对相关的史实记载、民间传闻、笔记小说及戏曲...
关键词:《孟姜女送寒衣》 文本 题材 流变 
明代剧曲中的“男风”文化考释
《昆明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56-59,63,共5页石艳梅 吴敢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古代佚本戏曲研究"(10YJC760058);徐州工程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邳州民间曲艺研究"(XKY2010404)
"男风"现象为晚明社会盛行的一种风气,经过时间的沉淀,逐渐形成了"男风"文化。明代的戏曲作品中涉及"男风"现象的近十部之多。剧中的主人公多为出身低贱、年龄偏小但外貌俊秀的少年男子。题材上或演绎历史,或编自现实。这些"男风"现象...
关键词:明代剧曲 男风 男风文化 主人公 社会风气 
古典戏曲与小说的相互印证——以《金瓶梅》和《群音类选》为例
《作家》2012年第8期131-132,共2页石艳梅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古代佚本剧曲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60058);2010年“徐州工程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邳州民间曲艺研究》(项目批号:XKY2010404)
本文通过对《金瓶梅》和《群音类选》中的戏曲材料相互印证式的分析,对《金瓶梅》的成书年代、折子戏的流行年代、北杂剧的衰落过程等文学史或戏曲史上的一些重要学术问题和现象进行了论证和印证。
关键词:《金瓶梅》 《群音类选》 折子戏 北杂剧 
将民间曲艺融入地方高校的文学及文化教学
《文学教育》2012年第21期144-145,共2页石艳梅 
作者主持的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古代佚本戏曲研究"(10YJC760058);徐州工程学院科研项目"邳州民间曲艺研究"(XKY2010404)阶段性成果之一
从历史的延续性来看,任何现代性都不可能与传统割断,古典传统文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当代艺术们家取之不尽的源泉,它总能为当代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所以今天的高等文学教育与民间曲艺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更是相互渗透和联系的。例...
关键词:民间曲艺 文学 文化教学 
明代佚本戏剧《十孝记》考略
《咸宁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29-30,共2页石艳梅 金春艳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课题<古代佚本剧曲研究>(10YJC760058);2010年徐州工程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课题<邳州民间曲艺研究>(XKY2010404)研究成果
通过对明代佚本传奇《十孝记》仅存于《群音类选》等曲选中的十折曲文进行考释,从而勾勒其大致情节和剧作风貌,并由此对剧作的本事来源、代表的戏曲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解释。
关键词:佚本戏剧 《十孝记》 戏曲现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