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诗双

作品数:16被引量:4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分离式热管炉温带钢热管CAPL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冶金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工业炉》《冶金能源》《工程热物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能源动力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0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20-121,共2页严大炜 邹琳江 许诗双 
安徽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gxk034)
能源与动力工程中热工实验教学存在硬件落后、设置模式及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我们通过改善硬件条件、科学安排实验时间、尝试多样化授课方式、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创新实验教学机制并完善实验考核方法,取得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 实验 教学改革 
燃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被引量:6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20-120,122,共2页段锋 张西和 许诗双 
安徽工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0jg30)
燃烧学是能源动力类本科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提高燃烧学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发展研究性教学,增加开放性教学,实行授课方法多样化、考核方式综合化。
关键词:燃烧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宝钢HPH罩式炉控制模型回归被引量:3
《冶金能源》2006年第4期20-25,共6页许诗双 张丽徽 陈光 戴学成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3KJ014ZD
退火加热时间是HPH罩式炉生产控制的依据,控制模型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由于引进的控制模型不能完全适应宝钢现场条件,计算值不准确,需要人工干预,增加了控制的随机性。经过验证的传热模型虽然能够准确地模拟...
关键词:HPH罩式炉 退火加热时间 控制模型 多元非线性回归 
层流预混气体多棱火焰燃烧现象的分析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年第4期523-525,共3页顾明言 陈光 许诗双 
在一定条件下,层流预混气体燃烧过程中可清晰地观察到多棱火焰现象。本文从燃料浓度、温度对燃烧速度、气流速度的影响出发,推导出了火焰面变化随空气消耗系数的关系式,并得出了形成多棱火焰现象的条件为:Kx<0。用该式判断的丁烷层流预...
关键词:层流 预混气体 多棱火焰 
改型2030辐射管低NO_X烧嘴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工业炉》2001年第1期13-17,共5页许诗双 许永贵 顾锦荣 张永杰 高立 
将 2 0 30CAPL炉辐射管烧嘴由一段燃烧改造为两段燃烧 ,并对烧嘴的各项性能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 ,新型低NOX 烧嘴的NOX 的排放量为 35× 10 -6,比引进的烧嘴低 2 2× 10 -6,而烧嘴的其它性能均获得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辐射管 烧嘴 两段燃烧 氧化氮排放 
改型2030CAPL炉用W辐射管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工业炉》2000年第2期1-5,共5页许诗双 许永贵 顾锦荣 张永杰 高立 
将宝钢 2 0 30 CAPL炉用辐射管进行改型 ,并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改型辐射管的各项性能均优于原管 。
关键词:辐射管 CAPL炉 冷轧 
分离式热管换热过程的整体数模研究被引量:1
《工业炉》1998年第1期50-55,共6页许永贵 钱宏伟 许诗双 殷永定 陈德龙 
文章把实际的分离式热管简化成单一的循环回路,并通过对微元段的分析,建立了一个完整描述分离式热管管内工质流动及换热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采用计算机迭代求解,分别采用相应的流动阻力和传热公式计算有关参数。计算的结果和相...
关键词:热管 分离式 换热 药学模型 
分离式热管的数学模型及实验研究被引量:1
《冶金能源》1997年第6期37-43,共7页邹琳江 许永贵 许诗双 
本文根据分离式热管的流动及换热特点,将分离式热管简化成单一的循环回路,并研究了在稳定工况条件下其换热、流动压降和充液率等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表明,本文理论分析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一致。
关键词:热管 二相流 换热 数学模型 
分离式热管冷凝段传热的数学模拟及实验研究被引量:4
《工业炉》1997年第1期3-7,共5页邹琳江 许永贵 许诗双 
本文着重分析研究了分离式热管冷凝段内汽液两相流垂直向下流动过程中凝结热交换工况。在Nusselt[1]凝结液膜换热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考虑了两相流界面的摩擦切应力。实验证明本文模型数值解要比Nusselt理论分析值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关键词:二相流 凝结 热管 传热 
“W”型辐射管的性能研究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54-60,共7页许永贵 顾锦荣 李一为 许诗双 段振 
本文介绍了“W”辐射管应具备的基本性能及群体使用性状。将进口辐射管和国产辐射管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找出了差距,为研究辐射管的国产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关键词:辐射管 性能 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