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勇刚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里德堡原子JAYNES-CUMMINGS模型高中物理教材高中物理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中学物理》《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物理学报》《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河南人才培养联合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北京高考物理试卷与新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对比研究
《学生·家长·社会》2021年第8期232-233,共2页张萌 谭勇刚 
洛阳师范学院2020年度研究生教育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0-YJSJYJJ-05)的研究成果。
本文运用SEC模式对于课程标准和2019、2020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做出一致性分析,从内容主体和认知水平两个维度通过分析得出一致性系数以及一致性差异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一致性分析 新高考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以“能量与动量”内容为例被引量:3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年第23期47-49,共3页张萌 谭勇刚 韩运侠 
运用SEC模式对人教版高中《物理(2019年版)》新教材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一致性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人教版教材编写的不足之处,并对于编写者和使用者(教师、学生)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材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一致性分析 
原子双阱势中电子波包的非绝热操控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0年第5期657-662,共6页谭勇刚 杨海峰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17GGJS137)。
交叉电场和磁场中的氢原子具有双阱势能结构.本文基于量子力学模拟,采用半周期脉冲(HCP)序列开展电子波包的非绝热操控.详细研究了HCP的电场幅度、数量和时间间隔对电子波包的空间和能量分布的影响,实现了将初始电子波包非绝热转移到远...
关键词:里德堡原子 双势阱 半周期脉冲 
“火车模型”类比“串联电路”构建科学规律
《湖南中学物理》2020年第1期35-36,7,共3页范宇星 胡要花 谭勇刚 
以初中物理《串联电路的特点》为例,将串联电路类比为火车模型,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在促进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过程中,运用类比方法突破教学活动中的难点问题,以类比促思考,使学生在思考—合作—探究中构建科学规律,拓宽学...
关键词:类比迁移 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 实验探究 
交叉电磁场中氢原子外势阱态的有效布居被引量:1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8年第5期739-744,共6页杨海峰 胡要花 谭勇刚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6A140015)
在交叉的电场和磁场中,氢原子势能面具有双阱结构.本文通过施加时变的电场,将库伦内阱量子态绝热转移到外阱的叠加态.使用量子力学方法对制备方案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电场的非绝热效应对末态波函数几率分布、原子存活几率、波函数位...
关键词:里德堡原子 双势阱 数值模拟 
扩散过程最小自由能减少率的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4期55-57,61,共4页路莹 谭勇刚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10B140010)
仿照扩散不可逆过程最小熵产生定理的推导方法,对扩散不可逆过程的最小自由能减少率进行了研究,并且将最小自由能减少率与最小熵产生定理进行了比较.为用辅助热力学函数自由能来研究扩散过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扩散过程 最小熵产生定理 最小自由能减少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