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

作品数:47被引量:30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血管性痴呆治疗血管性痴呆原络配穴电针针刺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全科医学》《中国针灸》《中医学》《中国中医药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医学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11期074-077,共4页任婧怡 赵惠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中较常见的周围性神经病,其中根性坐骨神经痛发病率占比较高。随着患者对于生活质量追求的提高及对于疾病治疗要求的提高,临床上不断出现了很多新颖的治疗方法。且近几年中医各种治疗方法的出现,使广大患者更加倾向于...
关键词:现代医学治疗 根性坐骨神经痛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不寐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4年第10期0001-0006,共6页王欢 赵惠 
中医外治法治疗不寐具有疗效显著、绿色安全、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副作用少、适合推广等优势,本文整理归纳了近些年中医外治法治疗不寐的临床研究进展,从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两方面分别阐述,其中病因病机涉及阴阳失衡、营卫不和、脏腑失...
关键词:不寐 中医外治法 临床研究 综述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中医学》2024年第6期1370-1375,共6页原铭 赵惠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作为带状疱疹最常见并发症,病情缠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对治疗本病有其特殊优势,本文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病机,针刺治疗,并对中药内服、外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医药治疗 治疗进展 综述 
针刺联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中国中医急症》2024年第1期181-185,共5页武庆彪 赵惠 仲济法 朱嘉民 朱鸿 孙波 孙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级基金(2018pt03)。
周围性面瘫临床发病率较高,易留下后遗症,给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双重打击。本文查阅并整理近5年的相关文献发现,针刺联合其他治疗方法能够克服单一针刺疗法刺激量小、易于耐受等缺点,可快速、高效地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并且能有效降...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针刺 联合疗法 研究进展 综述 
颈夹脊穴在临床中常见的应用
《临床医学进展》2023年第11期17105-17109,共5页戴国清 赵惠 
颈夹脊穴位于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膀胱经与督脉之间,两经均为阳经,气血与阳气充足,夹脊穴可提供充分阳气,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颈部疾病:颈源性眩晕、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脑血管疾病:血管性...
关键词:颈夹脊穴 
阳陵泉穴的临床应用
《临床医学进展》2023年第6期8903-8908,共6页武兆文 赵惠 
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之合穴,五行属土,又为胆之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在小腿外侧上部,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取之。有疏肝利胆、强腰健膝、通利关节、舒筋活络的作用,临床常应用于黄疸、胁肋疼痛、呕吐等肝胆消化系疾患,膝髌肿痛、下肢痿痹...
关键词:阳陵泉 临床应用 针灸 
翳风穴在临床中常见的应用
《中医学》2023年第6期1286-1291,共6页罗亚琳 赵惠 
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上的腧穴,其气血为天部的阳热风气,它的性质等同于足少阳胆经,又称之为手足少阳之会。该穴位作用广泛,在神经解剖学上关联的神经也有很多,在临床应用中实用率高,使用率频繁。本篇文章从对古代医学著作的解读和现代...
关键词:翳风穴 
针灸干预血管性痴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医学》2023年第6期1407-1413,共7页易晶 赵惠 
血管性痴呆(VaD)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属于痴呆中的第二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仅排在阿尔茨海默病之后。临床上对于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的认识,一般认为是脑血管病或其他危险因素引起的病变,累及大脑额叶、颞叶及边缘系统,或...
关键词:针灸疗法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机制研究 综述 
电针治疗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8期16-18,共3页关颖 赵惠 仲济法 
桡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桡神经支配区域的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日常生活质量。目前电针被广泛用于桡神经麻痹的治疗,现代研究证明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具有调节局部血流、降低局部...
关键词:电针治疗 桡神经 麻痹 
非药物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8期73-75,共3页张榆焕 赵惠 孙波 
围绝经期抑郁是在进入围绝经期时出现的情绪障碍,临床表现为情绪、躯体和行为三个方面, 轻者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思维、注意力难以集中及言语动作迟缓,重者感到自卑,无价值感,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目前,抗抑郁药物仍是治疗抑郁症的主...
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 针灸疗法 热敏灸 经颅磁刺激 八段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