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飞

作品数:30被引量:21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区块链人工智能人格权法人民法典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法律方法》《地方立法研究》《河南社会科学》《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代理视域下人工智能体缔约研究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4年第6期66-83,共18页郭少飞 
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尤其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始广泛应用,构造出人、人工智能体等非人行动者组成的智能技术交易系统,交易行为结构呈现鲜明的数字化、虚拟化、智慧化特征,加剧了缔约的复杂性、非线性及混沌态,导致基于人工智能工具论的算法...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体 非人行动者 缔约 数字代理法 
平台数据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研究
《新东方》2023年第5期53-58,共6页郭少飞 郭一丹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后民法典时代人体基因权利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21BFX027)。
平台以数据作为战略性生产要素,而当拥有数据控制权的平台涉嫌数据垄断时,由于受证据的专业性与隐蔽性、同类案件垄断证明标准不一、反垄断执法机构监管的滞后性以及法官调查取证职权行使不彰等因素影响,致使原告处于诉讼劣势,常因举证...
关键词:平台 数据垄断 证据发现与公示 表面证据 调查取证权 
通用人工智能语境下智能法律行为的定位与效力探析被引量:13
《东方法学》2023年第5期82-93,共12页郭少飞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项目批准号:2021BFX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法律行为呈现诸多新特点:虚实同构,人机交互;数据驱动,算法控制;意思复合,自主消解;形态多样,后果混沌。以意思表示为核心的法律行为理论遭遇挑战。智能法律行为既非传统法律行为,亦非电子法律行为,应视作新型法律行...
关键词:通用人工智能 法律行为 智能化 表示外观 多元效力 大模型 
社交平台数据垄断认定困境及超越被引量: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65-72,共8页郭少飞 郭一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司法裁判过程中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18BFX008)。
社交平台市场属于在线双边或多边市场,具有跨界竞争性,突破了传统相关市场界限;数据流量对于市场份额计算的意义、平台数据支配力未获充分重视,“零价”模式令传统价格方法失效;平台滥用行为的反竞争效果更隐秘,违法与合理的边界不易厘...
关键词:社交平台 数据垄断 必需设施 市场力 数据控制力 
论区块链数字代币的法律属性被引量:3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00-110,共11页郭少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司法裁判过程中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8BFX008)的阶段性成果。
区块链数字代币全网分布,去中心化,取代传统系统信任;透明公开,不可篡改;可加密验证,被直接控制。在区块链财产机制中,不同类型代币的结构、内容存在差异。同质代币能互换,非同质代币不可通约;原生代币仅存于链上,与现实财产无关,非原...
关键词:区块链 数字代币 同质代币 非同质代币 动产 
智能时代法律行为理论难题及应对——以ChatGPT为背景被引量:7
《东岳论丛》2023年第6期177-184,共8页郭少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司法裁判过程中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8BFX008)阶段性成果。
智能时代,法律行为主体进路生变,智能体可否作为主体、人与智能体关系待定,智能体背后之人的行为能力难以判断;智能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不易厘定,真实性认定困难,瑕疵处理复杂度高。对此,可考虑以智能体为行为主体,弱化经由智能体表意...
关键词:人工智能 ChatGPT 智能体 法律行为 表示外观 
主体论视域下人工智能侵权责任承担构想被引量:12
《地方立法研究》2023年第3期64-80,共17页郭少飞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BFX027)的阶段性成果。
生成式人工智能展现出了强大的类人能力,为主体论奠定了坚实的本体基础;从社会关系结构及他者视角而言,人工智能主体具有深厚的道德基础;制度实践表明,主体论不失为一种趋势。但是,人工智能主体智慧水平尚低,能力不完备,需为其设置内部...
关键词:人工智能主体 监管人 责任财产 侵权责任 多方责任 
论个人信息法律体系下的基因信息保护被引量:5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59-72,共14页郭少飞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后民法典时代人体基因权利制度研究”(2021BFX027)。
《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构成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法律体系。然而,高度敏感、特异性显著的基因信息之于人格尊严关系重大,亟待特殊制度保护,但抽象概括的现行法缺少针对性,无法全面因应个人基因信息权益保护及社会实践的制度...
关键词:基因信息 隐私权 个人信息权 个人信息保护法 基因信息法 
论基因信息的二阶人格权形态被引量:2
《江汉论坛》2023年第3期129-135,共7页郭少飞 
基因信息是运用基因技术方法从包括基因在内的人体生物材料中提取的反映自然人遗传特征的个人信息,具有显著的身份识别性、预测性,呈现私密性、高度敏感性,非普通个人信息以及一般生物识别信息、医疗健康信息等敏感信息可比拟。《中华...
关键词:基因 基因信息 敏感个人信息 隐私权 个人信息权 
司法裁判视角下《民法典》第10条的习惯法意义探析
《民间法》2022年第2期298-315,共18页郭少飞 李彤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BFX027)的阶段性成果
《民法典》第10条与其他民法习惯条文建构起我国民事习惯基本法律体系,第10条的法律意涵不仅应立足于现有体系展开规范分析,而且尚需根植司法裁判实践。通过梳理习惯民事司法裁判文书用语可见,习惯涵摄习俗、风俗、惯例等。基于第10条...
关键词:民法典 习惯 习惯规范 习惯法 法律渊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