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晓霞

作品数:8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心输出量脑电图气功立位下身负压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空间科学学报》《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倒视诱发运动病及其适应效应被引量:1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7年第1期19-23,共5页童伯伦 裴静琛 阎晓霞 吴建平 
目的观察倒视诱发运动病的敏感性和适应性特点,为从反应敏感性和适应性两方面改进运动病易感性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受试者12名,每人做:①倒视加头动试验:戴倒视镜面对视野做规定的头动,有明显恶心感即终止。在不同的日期重复...
关键词:运动病 倒视试验 适应效应 
头低位倾斜条件下运动病易感性的变化被引量:2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年第2期79-85,共7页童伯伦 裴静琛 阎晓霞 吴建平 
用头低倾斜位(-10°)模拟失重时的心血管效应,观察和比较了16名健康青年被试者分别在平卧和头低位两种体位下,平行秋千摆动诱发运动病易感性的差别及头低位1h期间的反应症状;在实验前、中、后测试了心输出量、心率和血压。...
关键词:失重模拟 头低位倾斜 体液转移 空间运动病 
头低位模拟失重状态对前庭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年第2期97-102,共6页裴静琛 童伯伦 阎晓霞 刘振秀 杨唐斌 
为研究头低位模拟失重对运动病症状、垂直视动眼震(VOKN)及体液重新分配的影响,在头低位-10°的模拟失重状态下,采用大视野的垂直视动刺激,观察18名正常人的运动病症状、VOKN、激素(AVP、VIP、CORT、AL...
关键词:模拟失重 头低位倾斜 眼震 前庭功能 
头低位-6°卧床生理变化动态特征被引量:3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1年第4期259-267,共9页阎晓霞 余和琫 刘振秀 杨玉华 王秀荣 吴建平 
观察了6名19~21岁男性健康受试者,头低位-6°卧床8天生理生化指标昼夜节律特性的变化。结果:心输出量、脉压和去甲肾上腺素日平均水平显著下降;外周阻力、尿中的Na^+、K^+和皮质醇含量显著增加。这表明,卧床使心血管功能减弱,交感神经...
关键词:卧床试验 生理反应 昼夜节律 失重 
立位加下身负压时的心血管反应被引量:3
《空间科学学报》1991年第3期226-234,共9页沈羡云 李树春 向求鲁 孟京瑞 阎晓霞 孙亚志 徐立华 范亚明 庄祥昌 
本实验采用了立位加下身负压方法(负-立方法)模拟航天员返回地面后受到的重力刺激,检查了20名健康受试者在单纯立位和负-立时的心血管反应。按照受试者在负-立时的心率、外周阻力和耐受时间,将受试者分为四种不同的反应类型,其耐力和潜...
关键词:航天员 心血管功能 立位耐力 
头低位卧床条件下人体自适应特征的系统学研究被引量:3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1年第2期91-99,共9页余和琫 阎晓霞 徐立华 吴建平 
40名健康男性青年,分5批参加了头低0~6°、卧床8~23天的实验。卧床前、中、后,分别观察分析了16~28项生理、生化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宏观、整体的系统学分析。对每名受试者,均可提供70%以上信息的2~4项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有的众...
关键词:卧床试验 空间 人体功能状态 适应 
头低位(-6°)卧床对心血管指标影响的观察被引量:1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1年第2期77-80,共4页阎晓霞 余和琫 杨玉华 吴建平 
受试者为6名19—21岁健康男性。进行了头低位(-6°)卧床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每搏量(SV)、每分量(CO)、脉压(PP)和尿中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显著下降(P<0.05),外周阻力(PR)显著增加(P<0.05)。收缩压(SP)、舒张压(DP)和平...
关键词:卧床实验 头倒位倾斜 失重 
立位加下身负压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5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9年第1期101-103,共3页沈羡云 向求鲁 孙亚志 孟京瑞 徐立华 阎晓霞 李树春 庄祥昌 
航天员长期失重飞行后返回地面时,无一例外出现立位耐力降低。为了选拨心血管调节功能良好的航天员,美苏多采用单纯立位和下身负压方法。但由于前者下肢血液潴留较少,后者不存在静水压差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刺激,均未取得满意效果。考...
关键词:立位 下身负压 负-立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