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

作品数:13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隐含作者多萝西娅乔治·爱略特学习焦虑《米德尔马契》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文学》《克拉玛依学刊》《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隐含作者视角下《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败笔”结局被引量:2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71-74,共4页马立 
南京晓庄学院科研处科研项目;项目编号:科4031329
乔治·爱略特的半自传性作品《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结局一直为评论家们所诟病,被认为作者掺入过多的感性因素。文章在对小说结局进行文本解读的基础上,结合"隐含作者"的理论重新审视小说的结局,认为小说结局非但没有掺入过多的感性因素...
关键词:《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隐含作者 真实作者 乔治·爱略特 
从《蝴蝶效应》看电影中的隐含作者
《电影文学》2015年第20期37-39,共3页马立 
南京晓庄学院科研处科研项目"隐含作者研究"资助(项目编号:科4031329)
作为小说叙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作者"理论也经常被应用于对电影作品的解读中。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含作者"理论,探讨了作品中多重隐含作者的可能性。接着,论文用隐含作者理论解读了电影《蝴蝶效应》。虽然影片对情节进行了五次重置,...
关键词:隐含作者 《蝴蝶效应》 布思 重置 
从《莺莺传》看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关系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9期122-123,共2页马立 
《莺莺传》是元稹自传性作品。作为真实作者的元稹,人品低劣,而小说中的隐含作者却不遗余力地美化了张生,即元稹本人的形象,这个经过"理想化"的形象,正反映了隐含作者自己的思想、道德规范。《莺莺传》中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巨大反差,...
关键词:《莺莺传》 隐含作者 真实作者 
从隐含作者的双重身份看其存在的必要性
《山花(下半月)》2010年第8期150-151,共2页马立 
1961年,布思在专著《小说修辞学》中首次提出了隐含作者的概念。这一理论在当时日渐衰微的重视研究作家生平和社会历史语境研究的“外在”批评与正在蓬勃发展的以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为代表的关注文本自身的“内在”批评这两种截然不...
关键词:隐含作者 文学批评方法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 小说修辞学 语境研究 社会历史 作家生平 小说美学 
作为成长小说的《米德尔马契》
《克拉玛依学刊》2010年第3期289-290,共2页马立 
本文首先介绍了成长小说的三个最重要的特征,其次,通过分析小说《米德尔马契》中女主人公多萝西娅经历两次婚姻,最终找到生活的目的的过程,论证了这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
关键词:成长小说 《米德尔马契》 多萝西娅 
多萝西娅再婚的意义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131-131,共1页马立 
小说《米德尔马契》中女主人公多萝西娅的再婚,被许多评论认为是一败笔。本文认为,多萝西娅的再婚,标志着她思想的成熟、对19世纪英国社会消费主义的反抗,以及对历史大趋势的清醒认识和适应。
关键词:多萝西娅 成熟 消费主义 历史趋势 
驳华盛顿·欧文是“美国文学之父”说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3期246-,244,共2页马立 
华盛顿·欧文一向被称作美国文学之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论证他并不应当被称作美国文学之父:在情感上,欧文对欧洲有很深的依赖感;他的作品的素材也主要来自欧洲;他的语言是典型的英国式英语的风格;而欧文本人对美国在情感上也...
关键词:欧文 欧洲 素材 风格 怀旧 
圣女·天使·隐含作者——从隐含作者的角度解读多萝西娅的两次婚姻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130-131,共2页马立 
本文首先通过小说《米德尔马契》中女主人公多萝西娅的两次婚姻,总结了作者的女性观与婚姻观。接着借助"隐含作者"理论,特别是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区别,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分析了造成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女性观与婚姻观的巨大差异的...
关键词:《米德尔马契》 隐含作者 真实作者 婚姻 
从《织工马南》看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对乔治·爱略特的影响被引量:1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91-93,共3页马立 
南京晓庄学院科技处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
费尔巴哈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提出了"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这一著名的论断,指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性,上帝是人类赋予自身的神性。著名的文学家乔治.爱略特接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并在长篇小说《织工马南》中,通过主人公一...
关键词:费尔巴哈 爱略特 《织工马南》 基督教 
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程的学习焦虑及应对策略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8年第2期58-60,共3页马立 
焦虑感不仅在英语初学者的学习中普遍存在,在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学习中也是一个不客忽视的问题。以《英国文学》课程为例,根据一次小型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了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专业课程学习中焦虑情绪的普遍性及产生的原因,并从...
关键词:英国文学 焦虑 分组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