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杰

作品数:10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补释《周易》清华简铭文传世文献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儒学》《文史哲》《江汉考古》《中国文字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周易》“地势坤”解诂
《周易研究》2025年第2期24-31,共8页黄杰 郑怡宁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先秦两汉出土易类文献汇纂通考与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3VJXT002)“;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出土文献视野中的《尚书》解读研究”(G3964)。
前人已经指出,按照《大象传》的体例,《周易》乾卦《大象传》“天行健”、坤卦《大象传》“地势坤”应当分别断句为“天行,健”“地势,坤”,“天行”“地势”是对乾、坤二卦卦象的解释,“健”通“乾”,“健(乾)”“坤”是点出卦名。这...
关键词:《象传》 天行健 地势坤 断句   
《左传》“荆尸”考被引量:1
《文史哲》2022年第2期105-115,167,共12页黄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书形成问题研究”(19ZDA250);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2018WLJH14)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左传》中两例“荆尸”的内涵逐渐成为楚国历史文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曾宪通、于豪亮等学者根据新出土文献将其解为楚月名,但不少学者持异议,并提出多种新的看法。结合前人的研究,并仔细考察上下文可知:庄公四年...
关键词:《左传》 “荆尸” 出土文献 祭祀 月名 
马王堆帛书《昭力》解读拾遗
《周易研究》2020年第3期25-30,共6页黄杰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2018WLJH14);中国博士后基金第12批特别资助(2019T120579);山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18DLSJ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书形成问题研究”(19ZDA250)。
马王堆帛书《昭力》“卑隃”应当读为“譬喻”,“不羞卑(譬)隃(喻)”意为不以向百姓打比方讲道理为羞耻。“咄(?)言”之“咄(?)”释为“咄”可信,应读为“出”,“出言”即说话之义;“人次”之“次”意为准则、法度,应当看作“节”的假...
关键词:马王堆帛书 《周易》 《昭力》 
《周易》“大人虎变”“君子豹变”异文疏解——兼论《尚书》中的两个“辩”字被引量:1
《周易研究》2019年第3期44-49,共6页黄杰 郜士华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资助(2018M630770)
《周易》革卦'大人虎变''君子豹变'中的'变'字,熹平石经作'辩',马王堆帛书作'使'。'变'和'辩'都应读为'弁'。虎皮、豹皮做的弁文采斐然,所以《象传》说'其文炳也''其文蔚也'。战国楚地的《周易》中,这个字很可能本来写作■、■一类形体,...
关键词:《周易》 “变” “辩” “使” “弁” “史”“弁”混同 
清华简《筮法》补释
《周易研究》2017年第2期16-23,共8页黄杰 
清华简《筮法》简6、8第一栏的"■"应读为"时",解为乃;清华简其他地方和《尚书》中的一些"时"字也应当如此理解。简19第一栏的"亢"应读为"更",解为经,"一卦亢(更)之"指艮卦由首至尾经过整个卦例。简5、7第三栏的"■"应读为"辩",指辩论。...
关键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 《筮法》 文本解释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补释六则
《江汉考古》2017年第1期120-123,共4页黄杰 
上博八《子道饿》"嘼攻"应读为"兽工",指禽兽和工匠;《颜渊问于孔子》"■又过"应读为"柔有过",意为怀柔有过者;《成王既邦》简12应读为"道大哉!沌乎!吾欲举之不果,以进则伤/逿焉";《成王既邦》简14应与简11连读,简11"先■■"应读为"先二...
关键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 释读 编连 
再议清华简《皇门》“■门”及相关问题
《中国文字研究》2014年第1期74-77,共4页黄杰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资助;武汉大学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楚地出土文献疑难字词研究”(项目号:2012112010201)阶段性成果
西周金文吴盉的"唐门"、清华简《皇门》的"■门"、今本《竹书纪年》的"皇门"和《逸周书·皇门》的"闳门"是同一个词,这个词应读为"皇门"。孔晁将"闳门"读为"皇门",应当是由于看到了《竹书纪年》的"皇门";他说皇门是路寝左门,可能只是他...
关键词:■门 皇门 清华简 逸周书 今本竹书纪年 
疑尊、疑卣及“栗成左”戈铭文补释被引量:5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5期78-82,共5页黄杰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楚地出土文献疑难字词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112010201)的阶段性成果
疑尊、疑卣铭文开头人的名号应释为"中義子父",金文中偶尔有这种"伯"、"仲"、"叔"、"季"与"父"之间有二字的名号。疑尊器底铭文第一行"于"下的字应依李学勤先生释为"卜",其写法与甲骨文中部分"卜"字相同,这可能与器主是西周早期商遗民...
关键词:疑尊 疑卣 “中義子父” “卜” “栗成左”戈 
放马滩秦简《丹》篇与北大秦牍《泰原有死者》研究被引量:3
《人文论丛》2013年第1期433-458,共26页黄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秦简牍的综合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08JZD0036);武汉大学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楚地出土文献疑难字词研究”(项目编号:20121120102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所说的《丹》篇,学者们原有多种命名,如《墓主记》、《志怪故事》、《邸丞谒御史书》等,此从王辉、孙占宇等先生拟名。[1]该篇是1986年考古发掘出土的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中的一篇。1989年,何双全先生公布了此篇的简影及部分释文[2]...
关键词:王纪年 丧葬文书 放马滩秦简 句读符号 屈肢葬 传世文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