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汉祥

作品数:43被引量:391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麦长管蚜麦蚜吸浆虫主要病虫害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植物保护》《应用生态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科技导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攀登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郭予元院士在小麦害虫预测和治理上的学术贡献——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被引量:1
《植物保护》2023年第1期13-21,共9页陈巨莲 武予清 张勇 范佳 谭晓玲 曹雅忠 苗进 倪汉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1979,31901881,31801739,32172415);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03)。
本文回顾了郭予元院士在小麦害虫预测和治理上的重要贡献,主要包括:在20世纪70-90年代,创新了害虫生物学与生态学有机结合方法,显著提升小麦害虫预测技术水平。从宏观到机理,突破了多项小麦害虫治理关键技术,包括小麦品种抗吸浆虫鉴定...
关键词:郭予元 吸浆虫 小麦蚜虫 发生期和程度预测 小麦穗期保护 复合防治指标 
郭予元院士在创建中国主要粮棉作物多病虫复合群体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上的学术贡献——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被引量:2
《植物保护》2023年第1期28-36,共9页倪汉祥 陈巨莲 张勇 曹雅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1979,31901881)。
本文回顾了郭予元院士在20世纪80-90年代对中国主要粮棉作物多病虫复合群体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与实践中的重要工作,包括组建粮棉作物多病虫复合群体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创新性思路、创建主要粮棉作物多病虫复合群体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关键词:郭予元 水稻 小麦 玉米 棉花 多病虫复合群体 病虫害综合防治 
瓢虫和草蛉对小麦挥发物组分的行为及电生理反应被引量:22
《昆虫学报》2005年第2期161-165,共5页刘勇 郭光喜 陈巨莲 倪汉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20018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 (GB2000012610)
利用触角电位 (electroantennogram, EAG) 和嗅觉测定技术, 比较分析了 4 种捕食性天敌昆虫七星瓢虫 Coccinellaseptempunctata、龟纹瓢虫 Propylaea japonica、中华通草蛉 Chrysoperla sinica和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对麦蚜...
关键词:七星瓢虫 龟纹瓢虫 中华通草蛉 大草蛉 行为反应 触角电位 
禾谷缢管蚜在越冬寄主植物上的行为研究被引量:2
《植物保护》2004年第1期25-27,T001,T002,共5页陈巨莲 程登发 倪汉祥 孙京瑞 Urs Wyss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2000016-208)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509803)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A03/14607)资助项目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田间调查和利用微型昆虫显微摄影技术,研究了禾谷缢管蚜越冬卵在越冬寄主稠李(Prunus padis)上孵化,干母、干雌取食、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行为过程,以及形态和体色变异特点。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越冬卵在室内的孵化率为8...
关键词:禾谷缢管蚜 越冬寄主 繁殖行为 越冬卵 干母 干雌 植物特殊气味 小麦害虫 孵化率 孵化起点温度 
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对小麦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被引量:11
《昆虫学报》2003年第6期679-683,共5页刘勇 陈巨莲 倪汉祥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GB2 0 0 0 0 12 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采用活体蚜虫测定法 ,利用EAG技术比较分析了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有翅及无翅成蚜对小麦挥发物及麦蚜取食诱导挥发物组分的嗅觉反应 ,揭示了两种麦蚜的嗅觉变异特点。结果表明 :麦长管蚜对水杨酸甲酯、...
关键词:麦长管蚜 禾谷缢管蚜 小麦挥发物 触角电位 
Gβ_1γ_2蛋白的纯化及其与腺苷酸环化酶的互作关系被引量:2
《中国科学(C辑)》2003年第1期56-64,共9页陈巨莲 倪汉祥 孙京瑞 G.Wen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17061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批准号:G2000016208)资助项目
对G蛋白β1γ2亚基及偶联组分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以离体昆虫细胞Sf9(Spodoptera frugiperda,秋粘虫卵巢细胞)或H5(Trichoplusiani,粉纹夜蛾细胞)为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了G蛋白β1γ2亚基.用Ni—NTA亲和层析柱,经快速蛋...
关键词:Gβ1γ2蛋白 腺苷酸环化酶 互作关系 G蛋白 β1γ2亚基 纯化 活性位点 结合位点 信号传导 
小麦几种主要次生物质对麦长管蚜几种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40
《昆虫学报》2003年第2期144-149,共6页陈巨莲 倪汉祥 孙京瑞 程登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 (G2 0 0 0 0 16 2 1110 )
借助麦蚜人工饲料研究明确了小麦几种主要次生物质单宁酸、总酚 (没食子酸 )和香豆素对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的存活、生长和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抗蚜阈值浓度分别为 0 0 6 %、 0 0 8%和 0 0 6 5 %。用昆虫酶系体外抑制法 ,研...
关键词:麦长管蚜 糖转化酶 解毒酶 次生物质 抗蚜性 
主要次生物质对麦蚜的抗性阈值及交互作用被引量:33
《植物保护学报》2002年第1期7-12,共6页陈巨莲 倪汉祥 孙京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498);国家973(G200001621110)资助项目
用麦蚜全纯人工饲料加不同浓度次生物质的薄膜饲养技术,研究了8种次生物质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及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生长、发育及若蚜增重等生命参数的影响和4种次生物质对麦长管蚜的复合作用。结果表明,除芸香苷...
关键词:次生物质 麦长管蚜 禾谷缢管蚜 抗性阈值 交互作用 抗虫性 小麦 
小麦抗虫品种对麦长管蚜种群及蚜茧蜂寄生和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1
《植物保护学报》2001年第3期203-206,共4页刘勇 倪汉祥 孙京瑞 胡萃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G20000162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498)
以不选择性为主的小麦抗蚜品种(系)KOK-1679、L1和小白冬麦可显著降低麦长管蚜的种群增长率,对燕麦蚜茧蜂的控害作用没有负面影响。燕麦蚜茧蜂的控害作用可使小麦植株的株高增长率和叶面积显著提高,但使叶绿素含量提高幅度不大。以2龄...
关键词:小麦 麦长管蚜 燕麦蚜茧蜂 种蜂 抗虫品种 寄生率 发育 植物抗性 生物防治 
昆虫气味结合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5
《昆虫知识》2000年第6期367-371,共5页刘勇 倪汉祥 胡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倾斜项目!(39770498);国家攀登计划项目!(85-31)资助
关键词:昆虫 气味结合蛋白 化学结构 生理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