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晓微

作品数:31被引量:9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美育哈佛通识教育美学误读审美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美育学刊》《文史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何西阿书》对《傻瓜吉姆佩尔》的原型意义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1年第2期100-110,共11页傅晓微 
从古希伯来文学传统角度看,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小说《傻瓜吉姆佩尔》与《何西阿书》都塑造了被嘲弄、被欺侮的主人公形象。这两个恪守圣律的"傻子"在面对群体之恶时,对欺侮自己一生的族人始终不离不弃,以自己的赤诚之心,召唤他们...
关键词:《傻瓜吉姆佩尔》 《何西阿书》 群体之恶 希伯来传统 原型意义 
“舜不告而娶”何以是大孝、至孝——兼论儒家“孝文化”层级与理论框架
《四库学》2021年第1期81-92,281-282,共14页傅晓微 王毅 
汉以后的儒家对舜“娶亲不告父母”很难完全认可。有人说“舜不告而娶”是“为父担责”,但“责”总是难免;有人说是“事急从权”,但终归是“权”不是“正”;也有人以“不告而娶必乱大伦”抨击虞舜。这些批评忽略了,在孝文化延续家族血...
关键词:舜帝 孝文化 层级框架 儒家永生观 血脉传承 
英译汉译文评析:“审美教育”与译者的“艺术修养”
《中国翻译》2020年第6期174-180,共7页傅晓微 
本次大赛英语文本节选自凯伦·德·布莱恩(Karen de Bruin)教授发表在《审美教育.学刊》(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Spring,2015,pp.82-97).上的论文:《来自18世纪的.呼吁值得关注:斯达尔夫人、审美教育与国家进步》(An Eighteent...
关键词:布莱恩 审美教育 进步观 艺术修养 英语文本 解决的途径 
马修·阿诺德的Hebraism及其在中文语境的延伸解读
《外国语文》2020年第2期52-58,共7页傅晓微 王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辛格‘民族忧煎情结’与犹太文学传统”(12xww007)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以降,中西学术界都盛行以"两希"来表达西方文化与知识传统中的二元对立,在这两个概念的运用和表述上也存在因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而导致的混淆不清的情况。不过,中国学术界对"两希"中的"希伯来精神"(Hebraism)的翻译、解读及误读...
关键词:马修·阿诺德 希伯来精神 两希文明 误读 
为什么中国高教美育“最薄弱”——关于美育/美学的哲学思考被引量:3
《美育学刊》2017年第6期28-34,共7页王毅 傅晓微 
中国高教美育"薄弱"的首要原因是理论的贫弱。诸如"美育是德育的手段""美育等于艺术教育""美育是美学的低端理论"之类似是而非的命题,在不同程度上压缩了美育的生存空间。这其中既有西风东渐的干扰,又有两千年重礼轻乐的积重难返。所以...
关键词:美育薄弱 理论瓶颈 美育17字 复兴契机 
《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与《伦理学》的互文解读
《外国语文》2016年第5期13-18,共6页傅晓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辛格民族忧煎情结与犹太文学传统"(12XWW007)中期成果之一
通过对艾·巴·辛格的小说《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与斯宾诺莎《伦理学》的互文性解读,我们可以从小说中读出辛格对误解斯宾诺莎的信徒的嘲讽和对其哲学缺陷的婉转批评:远离活生生人间生活,求助于空洞的理性,终将陷入虚无;还可以从中窥探...
关键词:辛格 斯宾诺莎 伦理学 互文性 
名垂不朽:儒家与早期犹太教的永生观
《孔子研究》2016年第3期137-146,共10页傅晓微 王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辛格民族忧煎情结与犹太文学传统"(项目编号:12XWW007)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儒家孝道和犹太教利未拉特婚俗的深入解读,可知在这两种传统中延续死后生命的最高途径并非一般认为的完全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血脉延续,而是通过使死者的名字长存的方式来实现。名垂千古成为这两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对生命永恒的更...
关键词:利未拉特婚 圣经传统 永生观 儒家 孝道 
美国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及其借鉴意义被引量:5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7-15,共9页史博伟 傅晓微 
自2008年开始,网络安全问题日渐严峻,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在网络技术方面领先全球的美国也面临着来自网络空间的不断威胁。经过近10年巨大的资金和精力投入,美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由政府主导的网络安全战略体系。凭借技术优势进行...
关键词:美国 网络安全 国家网络安全战略 攻防战略 战略威慑 
中国美学研究“另一面”——国际汉学界山水美学成果选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224-228,共5页傅晓微 王毅 
近期国际汉学界山水美学论文大多以问题为中心,以中国哲学术语为核心话语,追求原创,注重理论实践结合。既有以中国古代宇宙论的"气优先论""水首生论"与中外文论结合,揭橥山水美学研究路径的哲思;也有检视中国山水景观源流与西方"景观"...
关键词:国际汉学 山水美学 问题为中心 另一面 
为什么无后就是最大的不孝?——比较《孟子·离娄上》与《圣经·创世记》第38章被引量:8
《孔子研究》2014年第5期96-102,共7页傅晓微 王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辛格民族忧煎情结与犹太文学传统"(项目编号:12XWW007)的阶段性成果
近代以来,儒家孝道教义中,最为人诟病的可能就是《孟子》中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了。但孟子的这句话实则包含了儒家独特的死后永生观,而后世对这一孝道伦理有相当的误解。同时,通过类比推理,我们也可以为《圣经·创世记》第38章...
关键词:孟子 塔玛与犹大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孝道 永生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