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明

作品数:15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乔伊斯长篇小说叙事非理性开篇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飞天》《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贵州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布莱恩·弗里尔与当代爱尔兰戏剧被引量:1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0-15,共6页冯建明 刘燕 
布莱恩·弗里尔继承了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关心社会的传统,反抗根深蒂固的身份神话和复古标签,在戏剧创作中采用后现代的叙述策略,暴露20世纪上半叶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爱尔兰性”叙事之虚构漏洞,重构当代爱尔兰身份认同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布莱恩·弗里尔 重构 当代爱尔兰戏剧 
论凯尔特式幽默与乔伊斯后现代主义经典小说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56-60,共5页冯建明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编号:GQ17257)。
作为詹姆斯·乔伊斯后现代主义经典小说,《为芬尼根守灵》以其独特的凯尔特式幽默或都柏林人的幽默体现了迷人的凯尔特风情。都柏林人的幽默基于凯尔特语言集团的悲情历史而存在,表达了凯尔特人对历史的反思,暗示了爱尔兰现代凯尔特人...
关键词:《为芬尼根守灵》 凯尔特式幽默 詹姆斯·乔伊斯 后现代主义 
论乔伊斯小说主题与结构的关联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42-46,共5页冯建明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17年度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备案):爱尔兰研究中心”(项目编号:GQ17257)阶段性成果。
现代主义小说中,形式颇具含义,可表现主题。在这一方面,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小说堪称范例。乔伊斯系列小说的结构布局巧妙,既有直观的叙事艺术效果,也具有深刻的寓意,可谓现代主义文学的美丽景观。无论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还...
关键词:乔伊斯 小说 主题 结构 关联 
论乔伊斯长篇小说人物塑造艺术
《作家》2011年第8期54-55,共2页冯建明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A-3102-06-000)
在长篇小说人物塑造上,乔伊斯虽然十分肯定非理性,但并未完全否定理性,他只是因人的洞察力不可检验,才让非理性因素在叙事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他通过鬼斧神工般的人物刻画技巧,揭示出多种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意识形态,展示出现代人那自由而...
关键词:乔伊斯 长篇小说 人物塑造 非理性 
“豹尾”与叙事
《飞天》2011年第4期39-42,共4页冯建明 
作为叙事作品中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发展的最后阶段,小说结局具有完成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的特别任务。优秀文学作品的结局既非仅为故事情节提供一个结尾,也非简单重复结局之前的境界,而是要创造出新形象和新境界,从而进一步深化作品的主...
关键词:詹姆斯·乔伊斯 斯蒂芬 结局 视角转换 艺术家 长篇小说 新境界 人物塑造 新形象 叙事视角 
“凤头”与叙事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年第1期137-140,共4页冯建明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A-3102-06-000)
乔伊斯长篇小说的开篇是"凤头",凸显了形式之美。《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着重表现出小说主人公的听、视、味、触、嗅五种感觉官能体验,从而体现了20世纪人本主义美学的非理性转向;组成《尤利西斯》的三卷原文的首字母都具有叙事意义,而...
关键词:乔伊斯 长篇小说 开篇 艺术 
矛与盾——评乔伊斯《为芬尼根守灵》中的兄弟相迫
《作家》2010年第16期59-60,266,共3页冯建明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A-3102-06-000)
乔伊斯在表现《为芬尼根守灵》中的对立面时,化笼统为具体,向读者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他不着重对比善恶之间的差异,而是利用评判善恶标准的可变性,获得反讽的艺术效果。谢姆和肖恩之间的对立表现出重大变革时代中现代人的行为方...
关键词:为芬尼根守灵 兄弟相迫 乔伊斯 
梦中的你、我、他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9期118-120,共3页冯建明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A-3102-06-000)
乔伊斯的《为芬尼根守灵》既是"黑夜之书",也是"梦之书",它通过表现梦的独特性而解构了传统的审美观。在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变形对应了梦的变幻特征,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对应了梦境的多元性。乔伊斯摒弃了描写空间、时间、情节、人物的传...
关键词:乔伊斯 《为芬尼根守灵》  不确定性 
论乔伊斯小说的“夜”与“昼”
《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36-38,共3页冯建明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A-3102-06-00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06 MS004)
《为芬尼根守灵》和《尤利西斯》以看似破碎的艺术形式,既展现了支离破碎的视角,还展示了艺术家眼中破碎的世界;《为芬尼根守灵》揭示了睡者与死者之间的关联,而《尤利西斯》则在意识流中找到了清醒的人类联想模式的关键点;如果说乔伊...
关键词:乔伊斯 《为芬尼根守灵》 《尤利西斯》 
变形与升华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年第3期131-133,共3页冯建明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A-3102-06-00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06MS004)
《为芬尼根守灵》和《尤利西斯》在结尾上的相似性并非有悖于艺术创新,它体现出乔伊斯融艺术性与思想性为一体的精妙笔法。这种相似性是乔伊斯的不同作品之间内在联系的重要标志,它暗示出这两部小说都是"女人之歌",强调了女主人公思维...
关键词:结尾 相似性 女主人公 非理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