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东

作品数:16被引量:12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分子动力学模拟矿物粘土矿物矿物材料分馏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现代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矿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南京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超临界地质流体的形成与演化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5年第1期38-51,共14页倪怀玮 肖益林 熊小林 刘显东 高春晓 陈伊翔 李云国 李万财 郭璇 王洋洋 谭东波 张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A0702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30301、424881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WK3410000019)资助。
本文全面阐述了超临界地质流体的形成、演化、性质和效应.在地球内部,特殊组分的加入或温度压力的升高使H2O和硅酸盐的混溶性增强,形成同时含有大量H2O和硅酸盐溶质的超临界地质流体.在以伟晶岩体系为代表的岩浆-热液体系中,超临界地质...
关键词:超临界地质流体 混溶 俯冲带 伟晶岩 
氨基酸在绿脱石层间域内微观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3年第1期79-88,共10页姚骠 刘显东 张迎春 陆现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72041,42125202,41730316)。
黏土矿物具有浓缩、保护和催化的功能,很可能在生命起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大量研究关注氨基酸在富铝黏土矿物(如蒙脱石)表面的吸附和缩合反应,然而,富铁镁黏土矿物(如绿脱石)很可能广泛存在于早期地球,氨基酸在绿脱石表面的吸...
关键词:绿脱石 氨基酸 生命起源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地球内部熔/流体的分子模拟: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0年第3期490-501,I0002,共13页孙义程 王天华 刘显东 张志刚 吴忠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A0702700)。
目前对超临界地质流体的形成条件、成分、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认识还不是特别清晰,分子模拟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理论研究手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领域。本文简述了目前采用分子模拟研究硅酸盐熔体、含水硅酸盐熔体、富水流体以及...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 分子模拟 第一性原理 硅酸盐 
沥青质在高定向热解石墨表面络合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5
《石油学报》2020年第5期592-603,共12页李晔帆 张迎春 刘显东 张弛 陆现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872041,No.41425009)资助。
沥青质在固体表面的络合机制是解决剩余油开采难题的重要理论基础。为了给聚集抑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统研究了沥青质在高定向热解石墨表面附着、聚集的特征。通过计算表面吸附过程中沥青质的自由...
关键词:沥青质聚集 沥青质沉积 多层吸附模型 络合机制 粗粒化方法 平均力势 
黏土矿物-水界面的量子力学模拟研究被引量:3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5年第3期453-460,共8页刘显东 李磊 张弛 张立虎 陆现彩 王汝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2013,40973029,41273074,41222015);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基金项目(201228);Newton Fellow Program;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0008)
黏土矿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其对地质和地球化学过程有重要意义,也是工业、环境等领域中的重要矿物材料。黏土矿物的众多物化性质均与其表界面结构和性质有关。作为实验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量子力学模拟被广泛用于黏土表界面性质的研...
关键词:黏土矿物 量子分子动力学 界面结构 表面反应性 表面酸度 离子络合 
钠蒙脱石层间域内甲烷水合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2
《矿物学报》2010年第S1期33-34,共2页周青 陆现彩 朱建喜 何宏平 刘显东 张立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973029)
甲烷水合物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态物,有巨大的资源前景和极强的环境效应,是目前地学研究热点。钻探资料表明,海底大量存在的甲烷水合物常与蒙脱石等2∶1型粘土矿物共存。
关键词:甲烷水合物 钠蒙脱石 分子动力学模拟 层间域 水合物形成 粘土矿物 甲烷分子 水分子 稳定性影响因素 环境效应 
基于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的矿物岩石表征技术Ⅳ:比表面积的测定和应用被引量:9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8年第1期28-34,共7页路长春 陆现彩 刘显东 杨侃 陆志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03002;40373024;40673041)
矿物的比表面积是决定矿物表面反应能力和吸附容量的重要参数,但因其测定方法多样、分析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致使分析结果有时会偏离实际值。为全面认识和更好地利用比表面积数据,本文在对比表征矿物材料比表面积的几种常用技术的基础上...
关键词:比表面积 矿物材料 表征 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 
电瓷烧结过程中显微结构和表面特征变化规律被引量:4
《硅酸盐通报》2007年第2期230-236,共7页杨侃 陆现彩 刘显东 陆志均 李玉龙 赵连泽 蔡海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3024和40003002);南京大学测试基金(0206001316)资助
烧结过程直接影响陶瓷坯体的比表面积、显微结构、孔隙结构以及其它多种表界面性质,从而对陶瓷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系统研究了常用电瓷在烧结过程中表界面性质的变化规律,分别测试并获得原样和5个不同烧结温度样品的N2吸附-脱附等温...
关键词:电瓷 烧结 气体吸附等温线 孔隙结构 表面特征 
湖南浏阳电瓷坯土的烧结相变规律研究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6年第5期30-32,共3页陆志均 陆现彩 杨侃 李玉龙 刘显东 李真 蔡海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03002);南京大学开放测试基金(0206001316)
烧结过程中的物相变化是影响陶瓷性能的控制性因素。本文系统研究了湖南浏阳电瓷坯土在烧结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规律及其与显微结构变化间的关系。分析表明:400~650℃,为高岭石脱羟基阶段;650~1000℃,为变高岭石的生成阶段;从1000℃开始...
关键词:电瓷烧结 矿物相变 显微结构 湖南浏阳 
基于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的矿物材料表征技术:Ⅱ.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被引量:17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6年第4期362-368,共7页杨侃 陆现彩 刘显东 侯庆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3024;40003002)
含纳米孔的天然矿物岩石材料的吸附和催化性能对于表生地球化学过程、材料加工、应用及煤炭开发利用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各种纳米孔表征技术,重点介绍了基于吸附等温线的纳米孔研究方法。对三个典型样品等温线数据的...
关键词:孔隙结构 矿物材料 表征 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