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泽

作品数:42被引量:42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三江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地球科学火山-侵入杂岩矿物济阳拗陷地球系统科学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地质教育》《中国大学教学》《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南京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BSC-TOPSIS的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被引量:1
《三江高教》2012年第4期1-6,共6页张燕 赵连泽 
我国民办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如今已具有了一定规模。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其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而建立合适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重要保证。笔者尝试从平衡计分卡(BSC)评价方法和TOPSIS算法的角度,建立包含教学质量自评、院(系...
关键词:民办高校 教学质量 BSC-TOPSIS 评价体系 
论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关键环节建设
《三江高教》2008年第Z2期37-40,共4页赵连泽 
本文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与论述,对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 教师队伍 质量评价与监控 
地球系统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7
《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6期13-16,共4页王颖 赵连泽 吴小根 蒋全荣 邵进 陈云棠 
为适应地学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2000年以来,南京大学地学院以强化“大理科”与“大地学”学科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教学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依托综合大学学科齐全,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引入“地球系统科学...
关键词:地球系统科学 大地学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电瓷烧结过程中显微结构和表面特征变化规律被引量:4
《硅酸盐通报》2007年第2期230-236,共7页杨侃 陆现彩 刘显东 陆志均 李玉龙 赵连泽 蔡海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3024和40003002);南京大学测试基金(0206001316)资助
烧结过程直接影响陶瓷坯体的比表面积、显微结构、孔隙结构以及其它多种表界面性质,从而对陶瓷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系统研究了常用电瓷在烧结过程中表界面性质的变化规律,分别测试并获得原样和5个不同烧结温度样品的N2吸附-脱附等温...
关键词:电瓷 烧结 气体吸附等温线 孔隙结构 表面特征 
虚拟现实语言X3D在晶体结构建模中的应用被引量:4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6年第4期372-376,共5页胡欢 徐士进 赵连泽 尹坤 董少春 郑意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2010)
X3D是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新一代虚拟现实造型语言,可在Internet网络提供独立、动态可交互性3D场景。本文首先介绍了X3D的发展历史及其相关软件,然后从晶体结构和X3D语言的特点出发,对X3D语言在三维晶体结构建模上的设计原则进行...
关键词:X3D 晶体结构 三维模型 
Nd^(3+)掺杂PbWO_4晶体的光谱特征和浓度效应被引量:2
《发光学报》2006年第6期891-896,共6页黄彦林 赵连泽 谢建军 
钨酸铅晶体(PbWO4)是新型的闪烁晶体,针对其广阔的光电子应用,实验测试了Nd3+掺杂PbWO4晶体的吸收光谱,讨论了不同的Nd3+掺杂浓度对于吸收系数和PbWO4光学吸收边的影响。依据Judd-Ofelt理论计算了吸收截面积、强度参数、量子荧光效率、...
关键词:钨酸铅单晶 Nd^3+掺杂 发光光谱 浓度效应 光学材料 
神东煤田大柳塔矿区煤矸石特征及利用前景被引量:4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6年第2期58-61,共4页吴本君 曾家湖 赵连泽 高元宝 
煤矸石成分特征决定了其利用途径。针对神东煤田大柳塔矿区不同煤层组的煤矸石,本文详细研究了其岩石类型、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发热量、微量元素等特征,并讨论了不同煤层组煤矸石的利用途径,以实现煤矸石的资源化,解决其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煤矸石 粘土矿物 烧结砖 神东煤田 
La^(3+)离子掺杂钨酸铅单晶的微结构缺陷被引量:1
《矿物学报》2006年第1期84-88,共5页黄彦林 赵韧 赵连泽 朱文亮 
钨酸铅晶体是一种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缺陷丰富,蕴含着利用掺杂产生新效应和开发新功能的广泛可能性。探讨了不同浓度La3+掺杂对于钨酸铅晶体发光性能的影响,如热释光、X射线激发发光、光致发光等。La3+掺杂有效地抑制了陷阱中心,使发光...
关键词:晶体生长 钨酸铅 缺陷 掺杂 发光光谱 
南京大学两类地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被引量:1
《中国地质教育》2005年第4期42-45,共4页陆现彩 赵连泽 
教育部世行贷款教改工程重点项目"地学类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
针对当前我国地学类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结合毕业生就业现状,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着重强调基础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地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同时,...
关键词:研究型地学人才 应用型地学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攀西麻粒岩锆石U-Pb年代学:新元古代扬子陆块西缘地质演化新证据被引量:27
《地质论评》2005年第4期470-476,共7页刘文中 徐士进 王汝成 赵连泽 李惠民 吴俊奇 方中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972062)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编号104089)资助的成果。
攀枝花-西昌(攀西)麻粒岩一直被认为是扬子陆块西缘变质程度最高和最古老的结晶基底岩石。最近从麻粒岩中获得的单颗粒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攀西麻粒岩的原岩可能形成于古元古代晚期(1870±24 Ma)。17件锆石U-Pb的谐和年龄(858-778 Ma...
关键词:锆石U—Pb年代学 新元古代 地质条件 结晶基底岩石 地质年代学 同位素年代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