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渝

作品数:10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与世界》编辑部更多>>
发文主题:抗战时期抗战期间喋血医师大使馆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重庆与世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抗战时期 前苏联和美国使馆的喋血秘事
《重庆与世界》2014年第7期76-79,共4页陈与 刘渝 
隐藏医院的苏联大使馆,援华空军战功显赫从渝中区两路口走到文化宫大门,对面有通往枇杷山正街的支马路,坡陡蜿蜒。我上行100多米,抬眼间,就是重庆第三人民医院。我乘坐医院电梯,直达八楼,走出电梯再次转弯。穿过弯弯曲曲的遮雨棚...
关键词:前苏联 大使馆 抗战时期 美国 人民医院 文化宫 渝中区 电梯 
老舍北碚蜗居 在抗战期间的那些日子
《重庆与世界》2013年第9期80-85,共6页陈与 刘渝(图) 
著名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他把自己的姓“舒”字拆开,叫舒舍予后来取中间一个“舍”字,叫老舍抗战时期的1939年,老舍来到重庆北碚,当时北碚的著名人士卢子英、陶行知等,正在发动群众,捐款捐物、或报名参军,奔赴抗日前线。老舍...
关键词:老舍 北碚 抗战期间 爱国精神 1939年 日本侵略者 著名作家 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 全国媒体汇集重庆登高疾呼
《重庆与世界》2013年第8期78-83,共6页陈与 刘渝(图) 
抗战期间的1938年,在重庆的新闻媒体有20多家。这些新闻媒体有《新华日报》、《新民报》、《中学生导报》、《台湾民声报》、《时事新报》、《大公报》、《南京晚报》、《西南日报晚报》、《国民公报》、《商务日报》、《新蜀报》等。...
关键词:新闻媒体 重庆 抗战时期 《新华日报》 《大公报》 登高 汇集 《时事新报》 
补一大药房 以悬壶济世医师命名
《重庆与世界》2013年第5期82-87,共6页陈与 刘渝(图) 
生于清末的补晓岚医师,历经清朝、民国,直到重庆解放。他毕生从事中医药事业,为了独创药方,他遍访名师,到深山采药、学兼中西、医无贵贱,誉满山城。多年来,他研制的补一大药方,引人注目。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补晓岚多才多艺,能...
关键词:医师 济世 药房 中医药事业 戏曲舞蹈 武术气功 药方 
西大贸易公司 重庆解放前的商业地标
《重庆与世界》2013年第4期82-85,共4页陈与 刘渝(图) 
1947年,饱经数年战乱的苦难重庆,在重庆繁华地区,开业了一家综合大型贸易公司——西大贸易公司,地址就是现在解放碑重庆商厦大楼。这家大型贸易公司,规模气派,在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经营川味餐厅、咖啡茶座、电影院等,盛极一时,...
关键词:贸易公司 商业发展 重庆 解放前 地标 西南地区 市场繁荣 电影院 
重庆三三一惨案 巴渝志士喋血黎明
《重庆与世界》2013年第3期76-81,共6页陈与 刘渝(图) 
1926年底到1927年初,随着北伐战争的迅速推进,四川革命运动的迅猛发展和日益壮大,军阀势力被削弱。为了保住风雨飘摇的统治,军阀势力伺机反扑。此时,蒋介石加紧与帝国主义勾结,在国民党内部制造分裂,借此独揽大权,清除共产党,...
关键词:志士 巴渝 惨案 重庆 地方军阀 革命运动 1927年 北伐战争 
手拔岩 令人叹为观止的石刻艺术
《重庆与世界》2013年第2期74-78,共5页陈与 刘渝(图) 
一架竹制天梯,放在绝壁间,那是通向手拔岩的山崖。岩缝间的石屋,冬暖夏凉,松木作门,壁照幽深。山涧的水塘,鸭子凫水,鸡呜狗吠,有一排排长熟的包谷,在谷叶里的一排石屋,显得从容安祥,前后相依。
关键词:石刻艺术 手拔岩 竹制天梯 巴南区 
郭沫若旧居 重庆抗战文化的聚集高地
《重庆与世界》2012年第12期82-85,共4页陈与 刘渝(图) 
在抗战期间,郭沫若在重庆有两处旧居,一个在渝中区天官府10号,还有一个在沙坪坝赖家桥全家院子。如今,这两处地方,被定为“重庆郭沫若旧居”,对外开放。从1938到1946年,郭沫若身居重庆8年,他创作了震撼中外的多部话剧。当时,...
关键词:郭沫若 重庆 抗战文化 旧居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聚集 抗战期间 对外开放 
重庆第二渣滓洞 五云山寨“战时青年训导团”
《重庆与世界》2012年第11期78-81,共4页陈与 刘渝(图) 
在抗战时期,沙坪坝回龙坝五云山寨,有一个"战时青年训导团",关押着数千"共党疑犯",由大批特务把守护卫,修筑碉堡,不准外人进入禁地。地势独特的五云山寨,由南向北,梁滩河把五云山绕成半圈,使五云山成为一个半岛。在这里,关押过4000...
关键词:抗战时期 渣滓洞 山寨 重庆 青年 沙坪坝 白公馆 关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