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明

作品数:20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法治产权农地产权农地逻辑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菏泽学院学报》《继续教育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程序正义之“看得见”与“感受到”被引量:9
《学海》2020年第3期128-136,共9页夏锦文 刘立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法治中国背景下的司法判例制度研究”(项目号:14AFX002)的阶段性成果。
相信"正义必胜"的情感信念是英美人追寻程序正义的动机,是程序正义"看得见"的逻辑起点;而站在当事人及社会公众的立场上,"看得见的正义"之逻辑归宿却在于"感受到"。在中国的现实司法语境中,"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键词:程序正义 看得见 感受到 司法信任 获得感 
法律权威内化于心的理论逻辑被引量:2
《理论导刊》2015年第12期45-49,共5页刘立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法治中国背景下的司法判例制度研究"(14AFX00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社会治理研究"(13DSHZ01)的阶段性成果
法治致力于增进人的幸福,幸福生活乃是人民大众把法律权威内化于心的终极目标。法律权威能否内化于心,不是取决于外在权力的强度,而是取决于服从者的接受意愿,人民大众的认同接受乃是法律权威内化于心的关键。法律权威内化于心也意味着...
关键词:法治文明 法律权威 内化于心 认同接受 法律文化 
法治中国进程中传统法律文化的理性传承被引量:6
《理论月刊》2015年第9期67-73,共7页刘立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ZD14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13DSHZ01)
法治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了中国法治发展的历史规律,反映了强烈的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主体意识,丰富了全球法制现代化模式,体现了建设法治强国的战略目标。法治中国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迫使我们认真反思以往的法治进路,认真...
关键词:法治中国 传统法律文化 价值 传承 
地方牲知识视阈中的成人高等法学教育变革
《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第7期147-149,共3页刘立明 
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J11WB51)
法学教育除了要重视国家的法律制度,更要重视地方的文化、传统、习俗等地方性知识。成人高等法学教育要以培养能够适应基层法律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重视自身在教育对象、办学形式、办学资源等方面的地方性特色,深化在课程设置...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 成人法学教育 特色 变革 
儒家经典对平等观念的阐释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9期10-12,共3页刘立明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J11WB51)
对于儒学思想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尊卑、上下、压迫等方面。事实上,作为现代性基本价值之一的"平等观念"也可以在儒家经典中找到渊源。平等观念在儒家代表人物的言行中多有体现:主张人格的独立与平等,提倡独立思考,反对因循守旧,主张...
关键词:儒家 平等 阐释 
从法治的人文精神看法学教育的变革被引量:1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年第4期106-109,共4页刘立明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J11WB51)
当前的高校法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因受功利主义等因素的冲击而严重缺位,人文精神的复归便成为当前法学教育价值观念变革的方向。要实现这一变革,应该努力实现从重视技能培训向强调人文培育的理念转变,实现法学教育内容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
关键词:法治 人文精神 法学教育 
社会资本与农村社会法治秩序的构建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7-21,共5页刘立明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J11WB51);菏泽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XY10FX01)
以关系网络、信任结构、制度规范为内容的社会资本,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动力来源和理论支撑,同时现代法治又为社会资本的积累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正处于传统向现代艰难转型阶段,其社会资本也因此呈现出传统与现代...
关键词:农村社会 法治 社会资本 
地方性知识视域中新建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办学特色被引量:1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48-51,共4页刘立明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J11WB51)
法律及法律实践都是一种地方性知识,而地方性知识的魅力与优势乃是对于当地事物和事件具有普遍知识无法企及的解释与调节能力,而这恰恰是新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办学特色所在。因此,新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应体现出明确的...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 新建地方高校 法学教育 特色 
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关系及启示——基于法社会学的视角被引量:3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53-56,共4页刘立明 
山东省教育厅社会科学计划项目"欠发达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J08wdss)
当前农村土地承载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存保障的双重功能,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民社会保障权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冲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也阻碍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顺利构建。论述了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障权利2种...
关键词:土地 农民 土地承包经营权 社会保障权 法社会学 土地保障 
民间法与农村社会的法治启蒙被引量:2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10-113,共4页刘立明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J11WB51);菏泽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XY10FX01)
中国农村社会的法治化,固然离不开现代性法律制度的构建,但更取决于农村社会对于现代法治的普遍认同。这种内在的心理上的认同绝不可能通过外在制度的强制而生成,它需要我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发现法律存在与发展的动因,在具体的生活场...
关键词:民间法 农村社会 法治启蒙 法治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