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光启

作品数:28被引量:5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组胺胃酸分泌室管膜大鼠脑迷走神经背核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生理科学进展》《解剖学报》《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脑室注射组胺对下丘脑室旁核促皮质素释放激素神经元的作用被引量:1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年第6期512-515,共4页张静 高国全 王竹立 李朝阳 卢光启 
目的 :观察第三脑室注射组胺对下丘脑室旁核促皮质素释放激素 (CRH)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方法 :Fos癌蛋白免疫组化LSAB法结合双抗原标记法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结果 :第三脑室注射组胺后 ,(1)下丘脑室旁核Fos阳性...
关键词:组胺 下丘脑室旁核 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 
第三脑室注射组胺诱导下丘脑内c-fos的表达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319-320,共2页张静 程世斌 王竹立 卢光启 
中山医科大学校基金
近年来,癌基因cfos表达法作为一种反映神经功能通路的方法被广泛应用[1],该方法通过显示cfos表达可将受刺激的多级神经元依次显示出来,能较明显地反映出与某一功能有关的神经通路。组胺(HA)作为脑内的一种神经递...
关键词:基因.fos 基因表达 组胺 神经通路 
干地黄煎剂防止无水乙醇性胃粘膜损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第S1期145-148,376,共5页赖晓嵘 王竹立 李林 陈雷宁 卢光启 
目的:研究干地黄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给大鼠胃饲无水乙醇1ml 造模,观察干地黄对胃粘膜损伤的影响;采用不同途径给药和预先肌肉注射消炎痛进行分析。结果:(1)分别提前15、30和120min 胃饲干地黄煎剂6g/kg 均能显著抑制胃粘...
关键词:地黄 胃溃疡 细胞保护 无水乙醇 前列腺素合成 
脑室注射组胺抑制大鼠胃酸分泌的外周机制
《生理学报》1997年第5期551-556,共6页张志方 王竹立 卢光启 
博士点基金
本文分析了第三脑室注射组胺(HA)抑制胃酸分泌效应的外周过程。雄性SD大鼠,摘除双侧肾上腺,用37℃的生理盐水通过恒流泵进行连续胃灌流。用注射器泵静脉每小时给药,观察其对五肽促胃液素(10μg/kg,iv)诱导的胃酸分泌的影响。结...
关键词:胃酸分泌 组胺 脑室注射 
第三脑室注射组织胺增强五肽促胃液素诱导的胃酸分泌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生理学报》1997年第4期439-444,共6页张静 王竹立 卢光启 
本文探讨中枢注射组织胺(HA)增强胃酸分泌的作用机制。雄性SD大鼠重200~300g,用37℃生理盐水做恒速、连续胃灌流。膈下迷走神经切除后,观察第三脑室或外周给药对五肽促胃液素(G-5)诱导的胃酸分泌及对血浆皮质酮水平的影响。结...
关键词:胃酸分泌 组织胺 第三脑室注射 五肽促胃液素 
胃副交感中枢的形态学研究
《医学研究杂志》1996年第11期20-20,共1页卢光启 程世斌 乔小英 王晓霞 
本课题系统地研究了胃及其不同部位副交感节前中枢定位及其差异,胃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与高位中枢的纤维联系及其可能递质。
关键词:纤维联系 突触联系 副交感神经元 交感节前神经元 首次发现 中枢 逆行追踪 不同部位 网状结构 小细胞网状核 
生长抑素在大鼠脑室管膜中定位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研究被引量:5
《解剖学报》1996年第4期383-385,T008,共4页黄卫 李海标 卢光启 
中山医科大学科研基金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地高辛-碱性磷酸酶标记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生长抑素(SS)在大鼠脑室管膜中的定位分布。首次证实含SS的室管膜伸长细胞存在于下丘脑视前区第三脑室腹侧壁上,含SSmRNA的室管膜细胞在下丘脑...
关键词:生长抑素 室管膜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伸长细胞对脑室注射的^3H—P物质吸收和转运的特异性的研究
《广东解剖学通报》1996年第1期7-9,共3页黄卫 卢光启 李海标 
本实验室已发现,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脑室管膜某些区域的伸长细胞呈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本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放射自显方法观察室管膜伸长能否特异性吸收和转运脑室注射的^3H-SP,以进一步探讨这些SP免疫反应阳性伸长细胞中的S...
关键词:^3H-SP物质 室管膜 伸长细胞 SP物质 B-CSF回路 
P物质在大鼠脑室管膜中定位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3
《解剖学报》1996年第2期158-160,共3页黄卫 李海标 卢光启 
中山医科大学科研基金
SD雄性大鼠侧脑室注射秋水仙素100g/15L,24h后灌注固定,同时经侧脑室注射微量固定液加强对室管膜的固定。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P物质在SD雄性大鼠脑室管膜中的分布。结果显示,SP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第三脑室侧壁...
关键词:P物质 室管膜 伸长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脑室 
迷走神经背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生理科学进展》1996年第1期13-18,共6页程世斌 卢光启 
迷走神经背核(DMV)是一个重要的内脏运动核团和内脏感觉核团。DMV与中枢及外周存在广泛的纤维联系。DMV和孤束核、最后区一起构成了“迷走感觉运动中枢”。DMV存在神经-体液回路,使DMV神经元可以直接感受外周血及脑...
关键词:迷走神经 背核 神经生理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