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蓉

作品数:5被引量:2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自梳女经济背景珠江三角洲社会背景长篇叙事诗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民族研究》《民族文学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云南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山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十八十九世纪“广州英语”的使用者被引量:5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24-27,共4页周玉蓉 杨秋 
“广州英语”是中英通商导致的洋泾浜英语,它是中英语言接触的产物。作为当时中外通商的通用语言,“广州英语”的使用者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这些使用者基本上都与对外贸易、服务业有关。
关键词:广州英语 洋泾浜 中英贸易 
《花笺记》、木鱼歌与广府民俗被引量:6
《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19-23,共5页周玉蓉 
在对广东木鱼歌《花笺记》的作者、评者、年代、版本、国际影响、国内流传等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木鱼歌的得名由来及其民间影响,指出木鱼歌的盛行与珠江三角洲(广府)人民的岁时节日、迎神赛会、休闲娱乐等民俗活动具...
关键词:《花笺记》 木鱼歌 广东 长篇叙事诗 民间风俗 粤调讲唱文学 黎族 少数民族文学 
珠江三角洲“自梳女”兴起背景探析被引量:7
《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89-93,共5页李宁利 周玉蓉 
中山大学青年教师桐山基金项目(11400-9350038);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20558007)。
自梳,又称梳起,是指女子自行异辫而髻、宣布独身不嫁的仪式,经过这种仪式的不婚女性被称为“自梳女”。这种风俗于19世纪中叶以后兴起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与该地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密切相关。终生“不落夫家”婚俗的存在,是自梳女产生...
关键词:自梳女 社会背景 经济背景 
自梳女的“婚嫁”象征被引量:5
《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34-42,共9页李宁利 黄淑娉 司徒尚纪 周玉蓉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桐山基金 ( 114 0 0 -93 5 0 0 3 8)
旧时女子盘髻是婚嫁的符号 ,自梳是自己将头发盘起以宣誓不嫁的仪式 ,也是拒绝出嫁而采用婚嫁的象征 ,是自梳女通过这种符号对外部世界及其变化进行的自我调适 ;自梳女之所以得到社会认可 ,并有别于现代社会的女单身者 ,最重要的原因是...
关键词:自梳女 婚嫁象征 自我调适 
论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体质融合被引量:4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62-65,共4页邓建富 周玉蓉 
体质融合过程是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一个方面,它是客观存在的;族群间相互区别的体质性状,是体质融合发生的前提,族群间通婚是体质融合发生的方式;通过族群间的基因交流,融合各族群中优良的遗传性状,可以提高子代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
关键词:民族融合 人体体质学 体质特征 基因交流 亚类型 平地瑶 智力水平 汉族 少数民族 身体素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