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富

作品数:22被引量:18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公益诉讼效力法院对抗制小额诉讼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朝阳法律评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政法论丛》《现代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额诉讼四重独立性的理论建构
《财经法学》2024年第2期147-161,共15页唐玉富 
最高人民法院2022—2023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公正高效保障案外人民事权益案例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线矛盾纠纷诉源治理理论构建研究”(23BFX168)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现行小额诉讼存在着严重的理念、程序、制度与主体的非独立性问题。小额诉讼四重独立性模型承续既有的小额诉讼程序独立性理论,增添法理独立性、制度独立性与主体独立性,从理念、程序、制度与主体四重维度建构全新的小额诉讼理论框...
关键词:小额诉讼 四重独立性模型 简易程序 普惠性司法 程序相称性 
科学证据的事实推理结构:从概率到信念被引量:2
《证据科学》2023年第3期299-314,共16页唐玉富 沈运峰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正当当事人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8BFX070)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司法实践常采用“等同主义”方法将科学证据指示的概率默认为案件事实的概然性,这种做法其实并不符合概率的认识论原理。事实发现在本质上是基于证据所表达意义的推理,应当遵循意义先于推理的原则。科学证据中的概率与案件事实的概...
关键词:科学证据 物理概率 认识概率 可靠的信念 可信的信念 
被告撤诉同意权的独立性塑造与实质性建构被引量:4
《法学评论》2020年第5期90-100,共11页唐玉富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引入协同治理理论重构民事撤诉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17M610240);2017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及运作程序研究》(项目编号:GJ2017C26)的阶段性成果。
被告撤诉同意权透过独立性权利和实质性权利的形态来实现增进诉讼两造实质平等和加强当事人程序保障的效能。然而,被告撤诉同意权在我国却是一种受到法院裁量权规制的非独立性权利,亦是被人为割裂为片面的、有限度的实质性权利。在变革...
关键词:被告撤诉同意权 独立性 实质性 法院裁量权 撤诉 
律师调解协议的效力及其制度保障——以杭州、舟山两地律师调解试点为镜鉴被引量:3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年第2期40-50,共11页陈佳文 唐玉富 
司法部课题“引入协同治理理论重构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研究”(编号:16SFB5020)。
律师调解正在以新型调解形式丰富和拓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律师调解协议的性质对其效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中立第三方律师调解员促成,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应视不同语境有区别地灵活处理,按照公法行为或者私法行为界定。律师调解...
关键词:律师调解 调解协议 执行力 调解保密原则 司法确认 
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保障被引量:10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25-35,共11页唐玉富 
2017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及运作程序研究"(GJ2017C2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引入协同治理理论重构民事撤诉制度研究"(2017M610240)
《英雄烈士保护法》第25条制度化确立英烈保护公益诉讼,将其作为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渠道。社会正义理论是支撑与推动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的发展并促其持续迸发制度活力的核心脉络。将社会正义的理念和精神妥适地嵌...
关键词:英雄烈士保护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 法院 社会正义 司法能动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制度建构与理念变迁——兼评《民诉法解释》第328条被引量:2
《现代法学》2016年第5期130-140,共11页唐玉富 
201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民事诉讼结构的嬗变与诉讼合作主义的生成"(14NDJC136YB);2015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环境公益诉讼权利生成效能的实现路径与程序安排研究"(Z15JC124);2016年浙江工商大学法学基地课题"环境公益诉讼权利生成效能的实现路径与程序安排研究"(2016B008)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为相对独立之诉,程序选择权与纠纷解决一次性两种理论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正当性基础。《民诉法解释》第328条是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在我国的客观实在法依托。然而,该条所做的程序安排交织存在着利益失衡、程序断裂与规范错...
关键词:第二审程序的反诉 程序选择权 纠纷解决一次性 当事人合意 法院阐明权 
论协同治理与诉讼合作主义的同质性被引量:5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10-17,共8页唐玉富 
201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民事诉讼结构的嬗变与诉讼合作主义的生成"(14NDJC136YB);2015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环境公益诉讼权利生成效能的实现路径与程序安排研究"(Z15JC124);2016年浙江工商大学法学基地课题"环境公益诉讼权利生成效能的实现路径与程序安排研究"(2016B008)
协同治理的核心要旨是国家与国民交织而成共同治理者,协同为社会提供契合需要的公共产品。努力建构起来的多元治理与协同合作的立体图景成为协同治理理论的重要贡献,它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政治结构,并为诉讼合作主义的...
关键词:协同治理 诉讼合作主义 合作 法院 当事人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建构的路径转换
《司法改革论评》2016年第1期45-55,共11页唐玉富 
201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民事诉讼结构的嬗变与诉讼合作主义的生成”(14NDJC136YB);2014年浙江工商大学法学基地一般课题“诉讼结构的变动与诉讼合作主义的塑造”(2014B001)的阶段性成果
建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是应对执行法官权力过大的重要途径,但是制度内的抗诉方式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适用空间非常有限,检察建议只具有软性的法律约束力,其他执行检察监督模式游离于正式制度外不具有当然的法律效力。因此,更好的选...
关键词:执行检察监督 法院 检察院 抗诉 抗告 
诉讼合作主义:现代民事诉讼变革的共同趋势
《朝阳法律评论》2016年第1期200-220,共21页唐玉富 
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2014年一般课题《民事诉讼结构的嬗变与诉讼合作主义的生成》(14NDJC136YB);2014年浙江工商大学法学基地一般课题《诉讼结构的变动与诉讼合作主义的塑造》(2014B001)的阶段性成果
严重的诉讼危机引发了大规模的民事诉讼变革。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制度变革者采取了两种相同的变革路径:一是加强法官在民事诉讼中的权力,实现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合作;二是促进以合意为基础的现代ADR的合理运用,促进当事人之...
关键词:对抗制 法官 当事人 合作 诉讼合作主义 
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范围之扩张被引量:16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66-74,共9页唐玉富 
浙江省法学会2014年重点课题"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范围扩张研究--基于浙江法院受理公益诉讼案件情况的分析"(2014NA10);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校级重点课题"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范围之扩张"(x14-25)
公益诉讼法律化后的宏大法律图景未能在行动中的实践成为可视的制度实在,公益诉讼法律条款基本处于休眠状态。主要原因在于立法者推崇实用主义和渐进式功利主义的改革路线和利益导向机制,严格限定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将大量主体阻隔于...
关键词:公益诉讼 公共利益 权利生成 整体正义 原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