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玲

作品数:17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曲靖师范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主题:审美风格小说创作女性意识女性观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求索》《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与发展被引量:4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53-57,共5页孙丽玲 
云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审美系列研究"(02RD137)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五四时期的觉醒期,30年代至70年代的消融期和80至90年代后的发展期。在女性意识的嬗变发展过程中,显示着女性意识由自觉走向自醒,由模糊困顿到明晰多样。从不同阶段女性意识的不同特点中,可以透视出2...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觉醒 消融 发展 
20世纪40年代的都市女性写作——张爱玲苏青创作论被引量:1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31-36,共6页孙丽玲 
张爱玲和苏青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区享有盛名的两位女作家,她们的文学创作,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与观照方式,致力于市民阶层生存境遇和市民文化趣味的展露抒写,独具市民文化女性书写的明显特征。两位女作家的作品在创作观点、视野、题材...
关键词:张爱玲 苏青 都市女性写作 市民文化精神 
萧红迟子建创作中的乡土意识比较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48-52,共5页孙丽玲 
云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审美系列研究"(02RD137)
萧红、迟子建两位女作家的创作都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意识,但她们的作品在相似之中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萧红的作品着重于乡土文化的审视批判,迟子建的作品着重于乡土文化的眷恋缅怀;萧红突出表现的是乡村自然风俗的荒凉冷漠;迟子建刻意描...
关键词:萧红 迟子建 乡土意识 文化批判 审美态度 
独特的视角 诗意的抒写——萧红、迟子建乡土抒情小说片论被引量:1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34-38,共5页孙丽玲 
云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审美系列研究"(02RD137)
萧红、迟子建的乡土小说为中国乡土文学提供了一种带有女性特征的抒情文体。儿童视角、散文化结构和自然明朗的叙述语言,赋予了萧红、迟子建小说生趣盎然的迷人意境和诗意的抒情气氛,构成了两位女作家乡土作品特有的价值追求和美学风格...
关键词:萧红 迟子建 抒情小说 叙述视角 结构 语言 
女性叙事话语的两种美学建构——张爱玲、王安忆小说审美风格比较被引量:3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24-28,共5页孙丽玲 
不同的身世阅历、艺术个性使张爱玲、王安忆的小说具有不同的审美风格, 张爱玲的小说执着于故事本身, 追求一种传统的“传奇”笔法, 她的奇异的叙事与质感性的华丽语言, 透露出凝重苍凉的格调; 王安忆则更注重小说的讲述方式,力图通过...
关键词:张爱玲 王安忆 美学建构 叙述方式 语言风格 艺术个性 
现代都市与女性生存的两种观照——张爱玲、王安忆小说创作比较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20-25,共6页孙丽玲 
云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 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审美系列研究"(0 2RD1 3 7)
张爱玲、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在表现都市与女性的题材上都有相似之处 ,她们都关注都市生活 ,都将视域放诸于都市女性的生存境遇 ,显示出鲜明的市民立场和女性关怀意识。所不同的是 ,面对世俗人生 ,张爱玲是以俯视的眼光冷静地审视女性的脆...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都市小说 女性文学 张爱玲 王安忆 
孙犁小说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追求被引量:2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64-68,共5页孙丽玲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 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审美系列研究"( 0 2RD137)
孙犁是解放区文学中最擅长描写女性的艺术家 ,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同期作家塑造的女性相比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以青年女性为主 ;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 ;具有艺术形式的诗意美。这种特殊的女性形象的选择与塑造 ,与作者的家庭出身、个...
关键词:孙犁小说 女性形象 独特风格 审美追求 
从曹禺戏剧两类女性形象看其创作心态和审美风格的变化被引量:3
《学术探索》2003年第6期91-94,共4页孙丽玲 
曹禺戏剧塑造了两类女性形象 :“魔女”和“天使”。“魔女”形象表现了作者早期追求原始生命力、回归自我、反抗压抑的情欲 ;“天使”形象反映了作者后期回归传统、逃避自我、认同社会规范的心理。两极化女性形象影响了作家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曹禺 女性形象 魔女 天使 创作心态 审美风格 
论鲁迅的女性观被引量:2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66-69,共4页孙丽玲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审美系列研究"(02 RD137)
鲁迅先生一生始终关注着女性问题,对女性问题有过许多自觉的思考及探讨。他的女性观首先是一种道德观,表达了对旧道德秩序的强烈批判和对新道德观念的热切呼唤;其次是一种社会观,主张妇女解放与社会解放联系起来;再次还是一种思想观,从...
关键词:鲁迅 女性观 道德观 社会观 思想观 
突兀的山和明澈的水——丁玲萧红小说创作比较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68-72,共5页孙丽玲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 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审美系列研究"(0 2RD137)
丁玲萧红的小说创作都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特征 ,丁玲的作品多反映知识女性的精神痛苦 ,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感 ;萧红的作品重在表现劳动妇女生存的艰辛 ,具有明显的个性色彩。丁玲创作多采用直接抒情、心理分析的方式 ,呈现出豪放、刚健...
关键词:丁玲 萧红 小说创作 女性意识 审美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