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水明

作品数:7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大学生一体化教学互动新时期大学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商业》《高教学刊》《经营与管理》《未来与发展》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大数据赋能思政教育的创新研究——以智慧学工平台为例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5年第2期49-53,共5页方水明 陈伟平 
浙江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政(DS202415Y);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研究课题(KT2024160)。
面对数字技术迭代的浪潮,智慧学工系统通过多源数据采集与整合,构建了全面的学生行为数据库,实现了教育管理与服务的创新升级。该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洞察学生行为模式,基于数据预测模型制定个性化干预策略,从而提升教育决策的科学...
关键词:大数据 智慧校园 智慧学工 学生行为分析 思政教育 
大学生学习品质养成与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研究
《未来与发展》2024年第4期75-79,共5页方水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重点关注问题,近年调查发现学业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而已有研究表明学习品质既关联学习质量又能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剖析大学生学习品质和心理健康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学习品质养成与心...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品质 心理健康 一体化 
需求理论视域下高校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中的站位和实施路径探究被引量:1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3年第11期14-17,共4页方水明 
统筹推进大中小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继承与创新。高校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终端,是受教育者走向真实“劳动”世界的最后一关,高校的职责是为社会为国家站好最后一岗。文章从需求理论角度解读劳动教育各学段目标,剖析...
关键词:高校 需求理论 大中小学 劳动教育 站位 
走出“毕业=失业”怪圈——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分析及职业决策能力提升建议被引量:2
《经营与管理》2015年第12期154-156,共3页方水明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Y201432305〉;浙江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Xgz14010〉
大学生的职业决策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职业决策能力不足。提升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应从建立职业决策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阶段性设置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实现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有效结合、加强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良性互动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决策困难 职业决策能力 提升建议 
利用“微信平台”提高教学互动性的探索——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被引量:6
《高教学刊》2015年第19期8-10,13,共4页方水明 
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jgel201430)
微信,是目前高校师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应用之一。微信的诞生,不仅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提高教学互动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移动学习环境。本文通过对微信的优势、特征及在高校中教学互动性的发展现状进行...
关键词:微信平台 高校教学互动性 机遇与挑战 
创建高校就业新环境,助力“中国梦”——高校“大学生村官”预培养机制研究
《经营与管理》2014年第7期153-154,共2页方水明 李孝明 
当前,我国高校就业难与农村人才紧缺这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催生了"大学生村官"计划。这项计划虽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大学生村官逐渐成为"干不长,留不住,不实用"等的代名词,这也使...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胜任力模型 培养模式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研究被引量:3
《现代商业》2008年第8期282-284,共3页高永良 方水明 
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提出了"三化三制四结合"的社会实践运行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运行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