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展望

作品数:80被引量:57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分子标记AESTIVUM赤霉病抗性小麦染色体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东北农业科学》《作物杂志》《生物技术通报》《农业科技通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麦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
《生物技术通报》2025年第2期85-96,共12页葛仕杰 刘怡德 张华东 宁强 朱展望 王书平 刘易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72170);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2022020801010341)。
【目的】通过对小麦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L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及表达分析,分析其在小麦不同器官和不同发育时期以及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的表达模式,为明确小麦PDIL基因家族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模式植物拟南芥和禾本科作物大...
关键词:小麦 PDIL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湖北省66份小麦品种(系)赤霉病抗性鉴定与分子检测
《麦类作物学报》2024年第4期432-441,共10页徐晴 郑丹 许甫超 秦丹丹 董建辉 葛双桃 朱展望 董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10180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创新基金(2022ZZCX001)。
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穗部病害,严重危害小麦生产,抗赤霉病品种选育是减轻其危害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湖北省不同时期审定的59个小麦品种和选育的7份优异品系为材料,采用喷雾接种对其进行田间赤霉病抗性鉴定,并利用抗性基...
关键词:小麦 赤霉病抗性鉴定 分子检测 株高 
碳点对小麦灌浆期抗渍性的影响
《农业科学》2024年第3期270-277,共8页付鹏浩 许文姣 陈泠 刘易科 朱展望 佟汉文 张宇庆 王华生 高春保 邹娟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碳点溶液对小麦灌浆期抗渍性的影响,为小麦抗逆栽培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小麦花后进行10天的渍水胁迫,渍水结束后设置喷施250倍、500倍和1000倍碳点稀释液和清水4种处理,以不渍水作为对照。测定花后上部三片叶的叶绿...
关键词:小麦 碳点 渍水胁迫 产量 
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珍麦168的选育被引量:4
《中国种业》2024年第1期119-121,125,共4页佟汉文 刘易科 张宇庆 陈泠 付鹏浩 邹娟 朱展望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3);湖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0ZYYD011)。
珍麦168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河南金粒种业有限公司通过西农979/郑麦9023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商品性好、耐寒性强和适应性广,2023年1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麦202300...
关键词:小麦 珍麦168 选育 高产 
湖北省小麦单产偏低的原因及提高建议被引量:3
《中南农业科技》2023年第12期102-106,共5页汤颢军 赵光 罗真 朱展望 邹娟 
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2022YFD230140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
以湖北省40年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单产数据为基础,概述了湖北省小麦的生产情况,从地理生态条件、技术应用等客观和主观因素方面分析了湖北省小麦单产偏低的原因,并从推广高产、高效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方面提出了提升湖北省小麦单...
关键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单产 偏低 原因 提高 建议 湖北省 
小麦不同组织器官叶绿素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5
《东北农业科学》2022年第5期111-115,共5页丁富功 侯泽豪 卢奕霏 宋婧含 孙悦 马东方 刘易科 朱展望 张鹏飞 张迎新 方正武 王书平 
湖北省科学技术重大创新专项(2018ABA08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CFB234)。
为了更准确、高效地揭示小麦不同器官的叶绿素含量,本研究以小麦的旗叶、小花和花药为材料,分别采用80%丙酮研磨法(Arnon法)、丙酮乙醇研磨法、丙酮乙醇浸提法来提取小麦不同组织器官的叶绿素。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叶绿素溶液...
关键词:小麦 旗叶 小花 花药 叶绿素含量 
小麦新品种鄂麦28及其栽培技术被引量:1
《湖北农业科学》2022年第20期9-12,44,共5页佟汉文 朱展望 刘易科 陈泠 张宇庆 邹娟 付鹏浩 谢文博 肖启合 高春保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鄂麦28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扬麦15为母本、华2566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多年系谱选育而成的红皮粉质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16—2018年度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5307 kg/hm^(2),比对照郑麦9023增产4.97%,23个试验点...
关键词:鄂麦28 选育 栽培技术 
矮秆基因在中国不同麦区小麦品种中的分布及其对赤霉病抗性的影响被引量:6
《麦类作物学报》2022年第7期790-798,共9页徐晴 许甫超 秦丹丹 彭严春 朱展望 董静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CFC79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0805)。
为研究矮秆基因在中国不同麦区的分布,以及株高和小穗密度与赤霉病抗性的相关性,本研究通过分析3个矮秆基因Rht1、Rht2和Rht8在211份不同麦区小麦自然群体中的分布,并结合其在不同环境下株高、小穗密度以及赤霉病抗性的调查数据,分析矮...
关键词:小麦 矮秆基因 赤霉病抗性 小穗密度 
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鄂麦011的选育被引量:1
《中国种业》2022年第3期98-100,共3页佟汉文 刘易科 朱展望 陈泠 张宇庆 邹娟 付鹏浩 高春保 谢文博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3);湖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0ZYYD011)。
鄂麦011(区试代号:鄂麦70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鄂麦895为母本、邯郸5317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202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北省全省麦区种植。对鄂麦011的选育...
关键词:鄂麦011 特征特性 产量 品质 抗性 栽培技术 
小麦新品种鄂麦608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农业科学》2021年第12期1140-1143,共4页陈泠 刘易科 朱展望 佟汉文 张宇庆 邹娟 付鹏浩 高春保 
鄂麦608是2009年以襄麦48为母本,镇麦06101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系谱选育而成的红皮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品质优、适应性广的优良性状。本文系统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性状、抗性鉴定,并阐述了...
关键词:小麦 鄂麦608 选育 栽培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