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作品数:117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方人物周刊》编辑部更多>>
发文主题:科学家诺贝尔奖核电站疾病科幻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南方人物周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位科学家的养成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3期4-4,共1页李珊珊 
采访卢煜明前,翻看他的简历——圣若瑟书院,一所有拉丁文校训和天主教背景的男子学校,知名的校友包括拿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高锟;在剑桥大学接受的本科教育,之后入牛津大学攻读医学院。
关键词:科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科教育 剑桥大学 牛津大学 天主教 拉丁文 医学院 
仍有人仰望星空——卢煜明煮公仔面、看哈利波特,开创无创DNA产前检测之先河
《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39期22-27,共6页李珊珊 
凉风起天末,容易让人泛起“江湖廖落尔安归”之感。尤其是行将结束这一年,空气里隐约能嗅到不安气息。抑郁这条黑狗频频越过现代人的精神栅栏,焦虑如阳光下的灰尘般肆虐,年底又有“空心病”一说,现代病何其多矣。
关键词:人的精神 现代病 焦虑 
陆铭大城市的出路在哪?
《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35期60-65,共6页李珊珊 郭钰 
还剩下不到两个月,我们却几乎可以确定,“房价”一定是2016年的中国关键词之一。
关键词:大城市 关键词 房价 
愿死如秋叶静美——对生命的努力与放手
《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30期16-27,共12页邓郁 李珊珊 邱苑婷 黄思邈 高伊琛 王艳 
“缓和医疗是肿瘤内科大夫必须了解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年内科、心内科、肾内科,甚至所有的医生、护士和老百姓,都需要了解缓和医疗是什么。那就是生命的有限性,医疗是干什么的,医疗不是永远治愈,也治愈不了。但缓和医疗可以给你更...
关键词:生命 叶静 肿瘤内科 生活质量 协和医院 医疗 心内科 肾内科 
活得更有质量尤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专访《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
《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30期28-31,共4页李珊珊 高伊琛 
告别采访阿图·葛文德的那个下午,风和日丽,就如他在《纽约客》一个论坛的那句开场白,“今天阳光这么灿烂,让我们来谈谈死亡吧。”在畅销书《最好的告别》中,
关键词:告别 文德 作者 专访 生命 质量 《纽约客》 开场白 
他们谈论并体验死亡,等待醒来时刻
《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30期32-35,共4页邱苑婷 邓郁 李珊珊 
有人在大学校园开设生死课,有人用社会企业的方式运作“死亡体验馆”——庸常之上,一群人为死亡开辟思考空间。有限的人,能够以怎样的方式逼近死亡这一“无限”?象牙塔内外的生死场,除了渡人,
关键词:死亡体验 谈论 大学校园 社会企业 象牙塔 生死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世
《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27期42-46,共5页李珊珊 
这部纪录片最初的片名曾被定作“人命关天”,终被改为“人间世”,语出《庄子轨其中一个要义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关键词:纪录片 《爱》 内容介绍 影视评论 
这个世界需要博士点吗?
《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18期6-6,共1页李珊珊 
前几天,我把上周发表出来的韩春雨的稿子放到一个由海内外科研人员组成的群里。对于那位在没有博士授予权的某非著名高校作出了世界级工作的科学家,有人问:那所大学没有博士点,他的学生怎么可以去读他本人的博士生呢?
关键词:博士点 世界级 人员组成 著名高校 科学家 授予权 博士生 大学 
韩春雨 很多人看鸟飞,他在寻找蝴蝶
《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17期58-63,共6页李珊珊 
石家庄看上去并不像一个开创新的生命科学技术的地方,这里的博物馆藏着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这里的支柱产业是钢铁和制药业。本地的名药?“青霉索和藿香正气水”,一位出租车司机介绍。
关键词:春雨 蝴蝶 生命科学技术 出租车司机 支柱产业 石家庄 制药业 宫灯 
那些“神奇”的疗法与魏则西的死亡
《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14期6-6,共1页李珊珊 
4月12日,魏则西去世了。这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在大二时发现患了滑膜肉瘤,经历了“痛苦的不愿意回忆的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生不如死,死里逃生”,终于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关键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死亡 疗法 大学生 手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