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仲

作品数:155被引量:10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更多>>
发文主题: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美国经济增长经济体制改革科学发展观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对外经贸实务》2014年第3期4-7,共4页李连仲 
一 我先谈谈宏观经济形势。怎么看我们的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形势2012年GDP增长7.8%,2011年9.2%,2013年全年7.6%没问题。中国经济在稳步增长的大的环境之中,和发达国家经济体比较,我们的增长幅度都是在正常状态之内。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 三中全会 宏观经济形势 稳步增长 中国经济 发达国家 增长幅度 
通胀要用好“绿票子”
《企业观察家》2011年第7期59-59,共1页李连仲 殷泽 
面对全球性的通货膨胀,要解决它,就中国而言,就是要"收回红票子,花好绿票子","红票子"就是人民币,"绿票子"就是外汇。国内通胀原因很明显,我们的货币发行多了。2009年扩大内需,4万亿元的财政投入,仅2009年贷款规模就达到9.8万亿元;
关键词:控制通货膨胀 外汇储备 票子 扩大内需 通胀 人民币 贷款规模 财政投入 货币发行 美元 
仓占制高点须有“利器”
《能源评论》2011年第1期1-1,共1页李连仲 
作为“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的经济结构调整,在前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得到了突出强调,今年将“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这样重大的战略部署,只有放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才能体会到其深刻内涵。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工作 自主创新 节能减排 全球化 
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创新与风险管理被引量:1
《银行家》2010年第7期46-51,共6页李连仲 陈忠阳 洪卫东 曾硕 
后危机时代,各国纷纷行监管改革、新政频出。与上次"大萧条"相似,皆是危机前银行业创新频出,而危机后监管趋严。上次危机催生美联储与《斯蒂格尔法案》,监管机制得到完善。此次,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欧洲金融监管改革同样是加强监管,一些...
关键词:金融危机 行业创新 风险管理 银行 监管机制 金融监管 后危机时代 “大萧条” 
2010年经济:后危机时代绝地反击——在“2010中国首席财务官论坛”上的演讲(略有删节)
《中国总会计师》2010年第7期46-47,共2页李连仲 
什么是后危机时代?时代是一个大概念.一个时代有很多危机.危机.复苏、繁荣、箫条、再危机.一个周期.说整个后危机时代不准确,它是不断地循环的,我要介绍我们处在经济的什么状况,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个东西搞清楚。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 首席财务官 2010年 经济 删节 论坛 中国 
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
《经济》2010年第5期12-14,共3页李连仲 
在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强调做好今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工作 两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六大挑战被引量:1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0年第9期31-31,共1页李连仲 
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 发展方式 经济学 客观规律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0年第10期27-27,共1页李连仲 
我国应力争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着重优化结构,完善机制。
关键词:经济发展 发展方式 中国 经济结构 
关于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和今年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经济》2010年第1期6-9,共4页李连仲 
2008年底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挑战和国内外经济复杂形势,党中央和国务院总揽全局、正确判断、科学决策,确立“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思路,及时、准确、有力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较快扭转了2...
关键词:经济发展 经济形势 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际金融危机 总揽全局 科学决策 货币政策 经济增速 
五位权威破解邮政专营难题
《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第36期32-35,共4页李连仲 何永坚 丁宁宁 胡仲元 龚达才 南焱 
8月5日,国家邮政局向各省(市、自治区)邮政管理局用传真电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范围的规定(草案)》。该草案规定:单件重量100克以内,特大城市同城50克以内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专营。
关键词:邮政专营 权威 国家邮政局 邮政管理局 专营业务 邮政企业 寄递业务 特大城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