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柏林

作品数:15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间日疟疟疾潜伏期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公共卫生学报》《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分析科学学报》《医学研究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恶性疟原虫11.1基因3个重复片段的克隆及表达(英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1年第1期15-18,共4页胡薇 山崎浩 冯正 杨柏林 许学年 王聚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3 9470 6 3 8)
目的 克隆和表达恶性疟原虫 (Pf) 11 1基因产物中的 3个重复片段 3R、6R和 9R。方法 利用设计的引物从培养的恶性疟原虫 3D7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 3个重复片段。PCR产物被克隆入pT7载体中以进双向测序。测序结果用GENETYX MAC软件进...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 阻断传播疫苗 Pf11.1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片段 克隆 基因表达 
快速诊断疟疾的免疫层析试条的研制被引量:3
《分析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358-363,共6页范培昌 张伟 石锋 瞿靖琦 杨柏林 包意芳 杨钥涛 宗英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No.96 90 6 0 40 6 )
开发成功了一种能快速、灵敏、高特异性检测疟疾的免疫层析试条。选自恶性疟原虫富组蛋白 一级结构中的九肽 ( AHHAHHAAD) ,经人工合成后作为免疫原 ,生产了一些单表位单抗 ;完成了一些单抗的纯化与鉴定 ;制取了金标单抗并对其吸收光...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免疫层析试条 临床诊断 疟疾 
恶性疟原虫单表位单抗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1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9年第6期338-341,共4页瞿靖琦 杨柏林 包意芳 杨玥涛 许永湘 许学年 范培昌 任一萍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No.969060406)
目的: 研制恶性疟原虫单表位单抗。方法: 根据蛋白质结构理论, 选取能代表恶性疟原虫蛋白质抗原性的HRP-II肽段, 长度为6~9 个氨基酸, 经人工合成, 通过毛细管电泳, 确定其纯度后, 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结果:...
关键词:合成肽 单表位单抗 恶性疟原虫 鉴定 
抗恶性疟原虫有性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8年第4期145-147,共3页许学年 冯正 杨柏林 瞿靖琦 包意芳 许永湘 王聚君 胡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以培养的恶性疟原虫NF54(3D7)株配子体蛋白抽提液及我国云南现场采集的恶性疟原虫细胞骨架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以IFA法筛选出8株抗恶性疟原虫有性期McAb杂交瘤细...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 有性期 传播阻断抗原 单克隆抗体 
不同密度间日疟原虫对中华按蚊的感染性观察被引量:1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8年第5期368-371,共4页李华宪 杨柏林 汪文仁 胡惠仙 王文俊 王翔 李兴亮 黄国珍 李崇珍 
目的观察不同密度间日疟原虫对中华按蚊的感染性。方法:对蚊传人工感染滇南间日疟原虫的38例志愿者,于原虫出现日及各次临床发作时抽取病人静脉血,用离体吸血法感染中华按蚊,以显微镜下在蚊胃壁查见卵囊为感染阳性。结果:虫现期...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 按蚊 原虫密度 卵囊指数 蚊胃阳性率 
应用二氧化碳培养箱连续培养大量恶性疟原虫配子体被引量:2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8年第5期376-379,共4页许学年 冯正 杨柏林 王聚君 胡薇 倪齐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目的:为建立在二氧化碳(CO2)培养箱中连续培养大量恶性疟原虫(P.f)配子体(G)的方法。方法:使用加入不同量NaHCO3的培养基,观察比较G的消长。结果:在培养第5d(d5)出现G,至d11-d13达到高峰;实验...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 配子体 培养箱 二氧化碳 
对间日疟病程初期原虫密度的观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4年第2期119-121,共3页李华宪 杨柏林 胡惠仙 汪文仁 王文俊 李兴亮 王翔 李崇珍 黄国珍 
滇南的实验结果显示,人工接种当地间日疟原虫子孢子后,经短潜伏期发病的38名志愿者,首次见虫时间为8-13d,首次见虫和临床初发时的原虫密度分别为0.2-1.6和0.6-4040个/μl。造成如此明显差异的原因,似与虫...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 疟原虫 潜伏期 
鱼油在抗疟中的潜在作用被引量:4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4年第1期1-4,共4页杨柏林 
本文仅限于探讨疟疾和宿主原氧化/抗氧化平衡之间的关系,尤侧重于以鱼油为代表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缺乏,因已知维生素E在生物系统中的功能是一种脂溶性链-破坏性抗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疟原虫的生长有...
关键词:鱼油 抗疟药 治疗 
间日疟潜伏期和潜隐期的相关性及其在间日疟防治中的重要性
《医学研究杂志》1993年第10期23-24,共2页杨柏林 
在1979~1989年的10年中,对我国最多见的疟疾病原体——间日疟原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间日疟潜伏期和潜隐期有明显的相关性。这对间日疟种下分类、鉴别新感染和复发以及制订防治对策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
关键词:间日疟 疟疾病 现症病人 原体 生物学特性 几何均数 定量接种 复发率 中华按蚊 主物 
约氏疟原虫某些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3年第2期92-95,共4页刘金明 许学年 王文俊 杨柏林 
本文报告了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By 265 strain)有以下的生物学特性:1.血传和蚊传的小鼠分别于24~96h和2~8d首次查到原虫,见虫后的原虫血症和配子体血症,在消长过程中分别可见2~4和2~3个峰;2.无论接种虫血或子孢子.蚊媒感...
关键词:疟原虫 配子体 生物学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