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生

作品数:15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宪法宪法权利宪法适用权利救济宪法权利体系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凯里学院学报》《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权力视角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权
《企业导报》2014年第8期163-165,共3页杨贵生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族区域治权的虚置及其对策研究>(11YJA820096);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贵州苗族地区村民自治权落实机制研究>(12BFX033)
民族区域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对其性质的认识有助于其有效行使。因此需要从权力以合法性为前提、权力的公益性、权力具有合法侵害能力和处分公共产品的能力以及权力不可放弃等特性来分析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性质。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权 合法性 不可放弃行 
试论宪法与人的关系——人类学的视角
《企业导报》2013年第18期121-122,共2页范电勤 杨贵生 
贵州大学2008年青年课题基金"宪法人研究"
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公民权利是人的权利,因此宪法与人有紧密的关系。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西方近现代宪法的权利体系是以欧洲白种人为原型建构起来的。西方以自由权为中心的权利体系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人权需要,...
关键词: 宪法 宪法人型 
我国与宪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同宪法协调机制探讨
《理论月刊》2012年第11期85-88,共4页范电勤 杨贵生 
我国地方性法规数量庞大,它们如何与宪法相协调关系到国家法制的统一,也关系到依法治国的建设。与宪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同宪法的协调机制存在诸多问题,设计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协调模式就成为必要。在既有的法律框架下,建立协调-审...
关键词:地方性法规 与宪法相抵触 协调-审查模式 
宪法三十年:与宪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的宪法监督模式检讨被引量:1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36-44,共9页范电勤 杨贵生 
我国地方性法规数量庞大,它们的宪法监督关系到国家法制的统一,也关系到法治国的建设。自1982年宪法颁布30年以来,与宪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的宪法监督有很大的改进,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监督主体、提起主体和监督程序等方面。...
关键词:宪法监督 地方性法规与宪法相抵触 协调-审查模式 
论我国宪法权利体系的内在逻辑及其构成被引量: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40-44,共5页杨贵生 魏新兴 
刘茂林教授主持的司法部重点课题<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宪法权利体系的重构>(01SFB300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无论宪法文本对其所确认的权利如何表述,宪法权利体系自身都应该存在特定的逻辑联系。然而,由于我国现行宪法对宪法权利规定采用逐条列举模式,该模式无法正确反映权利的性质和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对我国宪法权利体系的内在逻辑及其构...
关键词:宪法权利体系 逻辑构成 人权 
人权:宪法的逻辑基点与价值归宿——兼论我国宪法概念的嬗变被引量:1
《凯里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杨贵生 
刘茂林教授主持的司法部重点课题<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宪法权利体系的重构>(01SFB300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人权是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标志着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并为宪法提供了一个不断演进的逻辑基础和逻辑过程,同时也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宪法学表达。因此,人权既是宪法的逻辑基点,也是宪法的价值归宿。明确这点对于理解宪法概念和价值...
关键词:人权 宪法概念 宪法价值 共同体 
我国社会转型中的宪法权利体系重构被引量: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18-123,共6页刘茂林 杨贵生 
司法部课题"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宪法权利体系的重构"(01SFB3009)
由于我国宪法权利体系本身具有内在缺陷,无法满足我国社会转型中日益高涨的个人权利诉求。因此,亟需以人权为逻辑起点,从国家义务、权利设定方式、权利限制的目的与界限以及权利内容等方面对宪法权利体系进行重构。
关键词:社会转型 宪法权利体系 解构 重构 
论我国宪法权利救济空间的拓展被引量:1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6-10,共5页杨贵生 
司法部重点课题《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宪法权利体系的重构》(01SFB300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鉴于权利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各个国家都在宪法中详尽地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权利救济机制,宪法确认的公民权利仅仅是一种制度性宣示而已。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的影响,使得我国宪法权利规范不能在最高法层面上适用,...
关键词:权利救济 宪法适用 构想 
我国宪法权利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43-46,共4页杨贵生 
司法部重点课题<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宪法权利体系的重构>(01SFB3009)
宪法权利的保障是宪法的永恒主题。我国近年来在宪法权利的保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我国的宪法权利保障还存在内容缺失和权利虚置等不足,需要从完备宪法权利文本规定、健全宪法权利保障机制等方面进...
关键词:宪法权利 权利保障 宪政理念 
国际人权公约权利理论探析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19-25,共7页杨贵生 
司法部重点课题<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宪法权利体系的重构>(01SFB300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国际人权公约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反映了其权利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然而,从总体上看,国际人权公约主要反映西方社会的基本权利理念。因此,可以从权利的来源、性质和目的等方面解读国际人权公约所体现的权利理论,进而为我国的权...
关键词:国际人权公约 权利来源 权利性质 权利目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