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青

作品数:10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自由词白话旧体诗词《故事新编》教学改革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评论》《北方论丛》《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影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设的教学改革被引量:3
《继续教育研究》2016年第7期129-131,共3页梁艳青 
2001年,中共中央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在之后一系列的理论和政策推动下,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相关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师资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都有较大收获。2016年2月,教育部特别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快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 新闻学 教学改革 教育现状调查 新闻专业 师资培养 新闻院系 新闻自由 政治理论课 杨飞 
论民国时期报刊对旧体诗词发展的影响被引量:2
《文艺评论》2016年第7期57-63,共7页梁艳青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3YJC751028)
近代报刊繁盛以来,报刊媒体对文学的发展与传播的影响与日剧增,民国时期传媒与现代文学更有着几近共生的关系,学界对此已有较为一致的认识。当我们沿着这个视角,研究新文学运动潮流下旧体诗词的生存现状时,发现旧文学(尤其是旧体诗词...
关键词:旧体诗词 词学季刊 现代文学 新文学运动 近代报刊 诗词创作 吴宓 媒体平台 叶恭绰 词学研究 
民国时期白话旧体诗词选本的传播策略与诗学意义被引量:1
《临沂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83-87,共5页梁艳青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3YJC751028)
民国时期,白话文逐渐代替文言文成为社会通用的语言工具。旧体诗词选本中也出现了以白话这个语言介质作为编纂标准的选本。这些白话旧体诗词选本拉近了读者与旧体诗词的距离,实现了旧体诗词的曲线传播,也为步入创作窘境的新诗提供了可...
关键词:白话 诗词选本 旧体诗词 新诗 
陈柱散文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及文学史价值
《北方论丛》2016年第3期40-45,共6页梁艳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3YJC751028);天津财经大学预研性课题成果
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家陈柱,一生著述甚丰。他的散文研究述及中国散文史、散文分类、散文创作论等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散文理论体系。出于矫治时弊的意图,陈柱以"学术"内质和"文学"外式的体用关系构建了散文理论的基石;以此为基...
关键词:陈柱 散文 文质论 体尊质衰 
民国旧体词变革的两种尝试——以胡适的白话词和陈柱的自由词为例被引量:2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01-105,共5页梁艳青 
民国词体革新风潮之中,胡适从语言变革入手,创作出白话词,并进一步演变成白话新诗。陈柱则在词为诗之变体的理论基础上对词进行变体式改造,提出自由词的词学理论和创作主张。胡适和陈柱代表了词体革新的两种不同方式,共同描绘着民国旧...
关键词:胡适 陈柱 白话词 自由词 
论陈柱词学的文学革新
《山东文学》2009年第4期110-111,共2页刘玉凯 梁艳青 
陈柱(1890-1944),原名郁瑺,字柱尊,号守玄,现代著名的国学家,有著述百余种,经史子集等领域皆有研究成果。但学界多关注其诸子学研究的成绩,文学研究则多限于他所撰的中国第一部散文史——《中国散文史》。实则陈柱于诗、文、词、赋、曲...
关键词:自由词 文学革新 词学思想 词体革新 创作主张 理论主张 中国散文史 文学研究 文学发展 研究成果 
《故事新编》:“油滑”的内质与表象探析
《长城》2009年第2期95-96,共2页梁艳青 
在鲁迅的小说作品中,《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呈现出与《呐喊》《彷徨》迥异的特征。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宋建元《鲁迅小说探微》、冯光廉《鲁迅小说艺术新论》,汪晖《反抗绝望》都将鲁迅小说的研究范围锁定于《呐喊》《彷徨...
关键词:《故事新编》 鲁迅小说 
大众生存中的落寞人生——铁凝中短篇小说中的情感缺失主题
《电影文学》2008年第17期127-128,共2页梁艳青 
在铁凝的文学创作中,爱是一种本质的创造性的力量,贯穿在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当中,与此同时,情感的缺失也成为铁凝作品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在她的中短篇小说中,从"文革"时代的时间标本、市井生活的空间标本以及聚焦情感的婚恋现...
关键词:铁凝 中短篇小说 情感缺失 
徐訏小说中的戏剧性因素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1期30-31,共2页梁艳青 
一、充满和传奇的戏剧性结构与心理分析的融会S.W·道森认为:"戏剧性结构只是手段,凭借这些手段,我们注意中心持续地集中于行动最重要的方面。"他指出悬念和传奇是形成戏剧张力的两种常见手段。而悬念和传奇也正是徐訏结构作品的觉方式...
关键词:徐訏 中国现代小说史 注意中心 道森 鬼恋 心理分析 内心独白 风萧萧 现代作家 红玫瑰 
新旧中西的对立与对话——试评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胡适为中心的整理国故论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梁艳青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胡适为中心的整理国故论争中,新与旧、中与西之间的对立与对话又一次集 中地呈现出来。整理故国运动是胡适等人对“如何成一新中国之新文明”的集中思考。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时期 胡适 整理国故论争 中国 西方国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