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居俭

作品数:47被引量:10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毛泽东史学研究历史研究史学家社会主义改造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党史研究与教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江西社会科学》《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良史莫不工文
《人大论坛》2018年第10期80-80,共1页田居俭 
迄今为止,在一些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中还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即史学论著必须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似乎只有板着面孔说教,才能显示其学问的严肃和高深。新时代,史学要进一步发展,更好发挥社会功能,需要破除这一认识误区。
关键词:良史 认识误区 史学论著 历史研究 社会功能 
历史研究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被引量:2
《历史研究》2014年第6期10-13,共4页田居俭 
历史研究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为史学家的共识和共举。几乎所有从事历史研究的人,几乎所有历史学的分支学科,都程度不同地以唯物史观为研究指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唯物史观在新中国的历史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主...
关键词:唯物史观 历史研究 当代中国 分支学科 绝对优势 史学家 历史学 新中国 
毛泽东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13-18,90,共6页田居俭 
本文以中共十七大以来对毛泽东的评价为主线,用他卓越的历史贡献诠注他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承毛泽东这份宝贵遗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
关键词:毛泽东 根本政治前提 制度基础 
惨痛教训,永远值得记取
《上海支部生活》2013年第7期49-49,共1页田居俭 
苏联解体,原因固然很多,但“去史”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推波助澜危害甚大。苏联自上个世纪1850年代到90年代,上有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叶利钦宣布退出苏共的演说,下有大批崇尚“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路 意识形态领域 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 90年代 50年代 秘密报告 赫鲁晓夫 
研究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群众运动的第一部专史——《鄂豫边区民运工作史》评介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第4期105-106,共2页田居俭 
就中共党史的研究而言,近些年来研究重心更多地转移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但这并不等于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史研究再无可研究的空间了。相反,在大量资料积累和通论性研究的基础上,拓宽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鄂豫边区 抗日根据地 群众运动 中共党史研究 新民主主义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央文献出版社 评介 
历史知识、历史经验与历史智慧被引量:5
《党的文献》2012年第4期124-127,共4页田居俭 
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进程中,“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和共举。
关键词:历史知识 历史智慧 历史经验 学习型政党 马克思主义 领导干部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要重视理论指导被引量:5
《河北学刊》2012年第2期39-40,48,共2页田居俭 
众所周知,新时期史学发展繁荣的标志之一,就是社会史研究的异军突起。借用英国社会史学者哈罗德·珀金的说法便是:“灰姑娘变成了一位公主,即使政治史和经济史不允许她独立,那么她也算得上是历史研究中的皇后。”[1](P144)然而...
关键词:社会史研究 中国当代 史学发展 历史研究 新时期 灰姑娘 经济史 政治史 
从王国维读《资本论》说起
《党的文献》2012年第1期126-127,共2页田居俭 
2011年6月13日,《文汇报·文汇学人》专版发表了陆晓光的考证文章《王国维读(资本论)年份辨》,指出甲骨金石学家王国维读《资本论》,在时间上“不仅比1928年开始翻译《资本论》的郭大力、王亚南早了至少20年,也不仅比陈寅恪‘二...
关键词:《资本论》 王国维 中国现代史 金石学家 二十年代 文汇报 王亚南 陈寅恪 
重温《纪念孙中山先生》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10期44-46,共3页田居俭 
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初始之年,恰好是孙中山诞辰145周年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这位对20世纪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我们理所当然地想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孙中山的评价,特别是毛泽东撰写的专文《纪念孙中...
关键词:辛亥革命 孙中山 纪念 中国共产党人 21世纪 历史人物 20世纪 毛泽东 
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领导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创举被引量:2
《党的文献》2011年第4期59-65,共7页田居俭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改造坚持"公私兼顾,劳...
关键词:毛泽东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资本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