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松林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崇高崇拜长河常与变《长河》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美与时代(城市)》《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金田》《青年文学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对“力”的崇拜——评穆时英的《咱们的世界》
《宜宾学院学报》2013年第10期65-70,共6页田松林 
《咱们的世界》体现出穆时英对"力"强烈的崇拜,这种"力"包括了以金钱为代表的权力和以身体为代表的蛮力。家道中落的家庭背景让穆时英明白了人情的冷漠,家人对自己巨大期望同自己难以改变家庭现状的矛盾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而这...
关键词:《咱们的世界》 崇拜  家庭背景 生命体验 
在“常”与“变”中看沈从文《长河》中的忧患意识
《金田》2013年第6期51-51,共1页田松林 
沈从文在《长河》中展示了生活在辰河中部吕家坪码头以及附近小村萝卜溪人民生活中的"常"与"变",并透露出了作者的忧患意识。传统生活方式的野蛮与落后;外来文化入侵带来的恐惧与混乱;美好事物的脆弱与易碎,这一切都让作者产生了"...
关键词:长河   忧患意识 游移 
殖民语境下寻求身份认同的苦闷——浅析郭沫若的《月蚀》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年第5期59-59,共1页田松林 
早期生活在上海租界的郭沫若,在强烈的殖民语境中产生了“他”者的体验,进而产生了身份认同的焦虑。他一直试图在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双重压迫的夹缝中,找到一个新的身份认同,以消遣内心的焦虑。这在小说《月蚀》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月蚀》 郭沫若 身份认同 苦闷 
浅析郭沫若史剧的悲剧观
《美与时代(城市)》2013年第4期24-24,共1页田松林 
郭沫若戏剧创作中的悲剧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同他的悲剧观的确立是分不开的。他的悲剧观是建立在对中外悲剧理论的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之上,同时又继承了恩格斯和鲁迅悲剧理论。为他在世界戏剧史上获得了一席之地。
关键词:悲剧 崇高 斗争 
致敬与借鉴——浅析《生死疲劳》的创作经验
《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X期21-22,24,共3页田松林 
细读作家莫言的《生死疲劳》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方式上即继承了我国传统小说尤其我古典小说的写作模式又大量地吸收了外来文化尤其的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和多重视角的叙事模式的创作方法。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阐释这部作品的创作经...
关键词:《生死疲劳》 传统写作手法 外来文学经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