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智星

作品数:51被引量:27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碳排放建筑墙体保温墙体生命周期评价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发文期刊:《工业建筑》《古建园林技术》《能源技术与管理》《山东煤炭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碳减排效应评价——以被动式太阳采暖为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王佳昕 戴聪 李虎 路逸晴 罗智星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802700);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群)项目(2023-ZDLSF-66)。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实现建筑碳排放的有效控制是碳减排任务的关键,而被动式节能技术对减少建筑领域碳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提出被动式节能技术的生命周期碳减排效应量化评价方法,通过调研全国24个典型中小学教学...
关键词:建筑碳排放 被动式节能技术 生命周期评价 碳减排效应 
村镇零碳公共建筑设计研究——以留坝蜜蜂博物馆为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133-141,共9页张天然 罗智星 刘月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94221);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群)项目(2023-ZDLSF-66)。
现阶段公共建筑碳排放在建筑整体碳排放中占比仍旧较大.村镇公共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重要一环,在“3060”“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双重战略决策之下,尽快实现零碳建筑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但村镇因具有“乡土性”“包容性”“有限性”的...
关键词:零碳设计策略 村镇公共建筑 设计方法 建筑碳排放 
设计前期的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与降碳量预测方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1-9,F0003,共10页罗智星 云朵 仓玉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2394221);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ZDLSF6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41019)。
设计前期作为建筑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的前置环节,其相关决策直接影响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水平.然而,设计信息和清单数据的匮乏,致使该阶段碳排放量化和设计优化面临着诸多困难.对此,本研究依据已有成果、案例统计和标准限额,构建了建筑...
关键词:建筑碳排放 全生命期 设计前期 预测模型 建筑降碳 
建筑机电工程生命周期隐含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裴孔博 罗智星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802700);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群)项目(2023-ZDLSF-66)。
建筑机电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隐含碳排放占建筑总隐含碳15%以上,但目前针对建筑机电工程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定量研究仍存在系统边界不明确、碳排放计算不全面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建筑机电工程生命周期的隐含碳排...
关键词:建筑机电工程 隐含碳排放 计算方法 生命周期 案例计算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生命周期碳减排研究
《建筑节能(中英文)》2025年第1期117-125,共9页戴聪 王佳昕 罗智星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太阳能富集区零碳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22YFC3802700);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群)项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低碳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23-ZDLSF-66)。
随着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和能源危机的深化,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温室效应,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国的首要任务。在建筑行业,近年来低碳建筑逐渐发展起来,而对应于低碳建筑的碳减排效应评价方法目...
关键词:碳减排评估方法 参照建筑法 基准建筑法 生命周期 
建材碳排放因子区域缺省值及不确定性量化方法研究——以陕西省煤矸石多孔砖建材为例被引量:1
《建筑科学》2024年第12期1-7,28,共8页罗智星 王伟 于运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建筑碳排放时空特征与耦合减碳原理”(52394221);“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太阳能富集区零碳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22YFC3802700);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低碳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23-ZDLSF-66)。
科学的建筑碳排放计算是实现建筑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其中碳排放因子的数据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碳排放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建材碳排放因子缺省值被大量广泛地使用在建筑碳排放计算中,建筑行业对于准确、权威的建材碳排放...
关键词:建材碳排放因子缺省值 不确定度 数据质量 误差传递模型 
太阳能富集区零碳建筑研究的基础科学问题被引量:1
《世界建筑》2024年第10期37-44,共8页杨柳 王登甲 刘衍 罗智星 朱新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2YFC3802700。
建筑领域尽快实施推广零碳建筑,对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太阳能富集区”是指《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GB/T 37526-2019)中划定的我国单位面积年水平面总辐照量≥6300 MJ的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区,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
关键词:太阳能富集区 零碳建筑 总体路径 科学问题 
长进深型民居天井空间通风降温性能与形态尺度研究被引量:1
《建筑科学》2024年第2期150-159,共10页孙倩倩 罗智星 白鲁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极端热湿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模式及科学基础”(51590913);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低碳生态视野下陕南地区乡村民居气候适应机制与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23YJCZH194);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热带建筑科学关键技术研究”(ZDYF2022SHFZ353);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绿色低碳视角下陕西农村住宅生态优化设计研究”(2022J05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部湿热湿冷地区乡村民居热湿环境调控机制与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以陕南为例”(2024JC-YBQN-0493);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青年项目“绿色低碳背景下关中民居合院空间优化与性能提升研究”(2024QN12);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基于气候适应性的热气候区岛屿乡村民居更新设计研究”(20JK0237);西安科技大学哲社繁荣计划暨双碳与乡村振兴专题研究项目“‘双碳’背景下陕西地区乡村住宅生态设计模式研究”(2023SY01)。
天井在我国湿热地区长进深型民居中应用广泛,是获取自然采光和通风的重要空间。而在现代长进深型民居方案设计阶段,天井的设计原则尚不明确。为提升该类民居的室内热舒适性,实现新民居的绿色生态设计,研究采用热环境实测和CFD模拟的方法...
关键词:湿热气候 长进深民居 空间形态 通风降温 防热性能 
基于抗风压性能的建筑外窗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
《建筑节能(中英文)》2023年第11期1-8,共8页罗智星 于运星 胡昕月 卢梅 王海宁 钱雨翀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太阳能富集区零碳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22YFC3802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设计为导向的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体系与方法研究”(519084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结构构件标准化率定量计算的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方法研究”(51908111)。
外窗是建筑碳排放量化计算过程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抗风压性能作为影响建筑外窗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也对其碳排放产生着重要影响。以抗风压性能为导向,依据建筑外窗较易获得的基础信息如窗框长度等将窗户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与其建立联系...
关键词:抗风压性能 外窗碳排放 计算方法 碳排放因子 预测模型 
南海丝路沿线民居天井空间自然通风模式研究——以海南为例被引量:1
《古建园林技术》2023年第5期94-98,共5页孙倩倩 罗智星 陈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极端热湿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模式及科学基础”(5159091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南海岛屿民居气候适应性模式研究”(2021XYBPY008);陕西省教育厅基金“基于气候适应性的热气候区岛屿乡村民居更新设计研究”(20JK0237)。
海南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沿线保存了大量极具保护价值的传统乡土民居。天井是该地区传统民居进行微气候调节的重要空间类型之一,具有不同的空间形态模式。为了解天井空间对民居自然通风调节起到的作用,以及天井的不同...
关键词:海南民居 天井空间 自然通风 测试模拟 量化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