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公忱

作品数:29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与政治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医学中医药阴阳学说张介宾医用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医药文化》《中医文献杂志》《中医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医文化学构想被引量:6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41-145,共5页薛公忱 
创建中医文化学是中医文化研究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目前尚有困难。主要是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理论界限、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学科意义认识不足,尚无大致成熟的设计方案,需要深入探讨和反复论争。有关学者对...
关键词:中医文化学 研究对象 理论界限 基本内容 思想方法 学科意义 
孙思邈的养老思想被引量:4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33-137,共5页薛公忱 
隋唐大医孙思邈享年百余岁,是历史上可以稽考的长寿老人,这无疑与他善于养生、注重养老大有关系。其养老的经验、体会甚为全面和深刻。他对住地的选择、房屋的建造、衣食的要求、医药的运用及日常的将息、禁忌的遵守等诸方面均有论述,...
关键词:孙思邈 养生学说 养老思想 
陆游诗中的养生思想
《中医药文化》2010年第4期26-29,共4页薛公忱 
陆游晚年写了不少养生诗,总结一生养生的经验教训。其要点有四:一是强调养生的自觉性,积极把握自己的生命;二是将"治心"视为养生方法的核心,并以此法统领其他诸法;三是注重平素饮食起居过程中的养生,认为"金丹"仙药是没有的;四是顺应生...
关键词:陆游 卫养 治心 饮食起居 道法自然 
诗人袁枚笔下的名医薛雪
《中医药文化》2009年第6期27-28,共2页薛公忱 
薛雪是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名医,与他同时而稍后的袁枚则是著名文学家,诗人。他们交往多年,留下友谊佳话。在袁氏笔下,薛雪是一位多才多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情意深厚的苍生大医。
关键词:袁枚 薛雪 大医风范 
全面考量,公正评说——探讨中医药存废论争的思想根源被引量:2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37-144,共8页薛公忱 
百余年来的中医药存废论争,一浪高过一浪。究其思想根源,主要是政治、学派立场的对峙,由此决定了论争者用以考察、认识中医药的方法大多是片面的,检验的标准亦非统一的,以致结论互相冲突,难以调和。只有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全面、辩证...
关键词:中医药 立场 方法论 检验标准 
鲁迅先生缘何反对中医被引量:1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53-56,共4页薛公忱 
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旗手和文化革命的主将,曾一度激烈批判、否定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今天有人利用鲁迅的有关言论反对中医药乃至传统文化,这是对鲁迅革命思想及其所处时代精神的误解或有意曲解。表明他们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实事求是...
关键词:革命精神 中医局限 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论 鲁迅 
理解、借鉴和突破——历史上中医药创新的方法论问题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25-129,共5页薛公忱 
不断创新是中医药学青春长驻的秘密,而如何创新则有一个方法论问题。若就历史上中医药学的创新而论,至少有三点经验教训值得汲取:一是具体、全面理解前人,切忌以后人的思想观念要求前人;二是善于运用"它山之石",切忌生搬硬套;三是从实...
关键词:中医药创新 合理性 现实性 方法论 
中医药的文化定位问题被引量:5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136-139,共4页薛公忱 
此前的中医文化研究,仅仅将中医药体系中的哲学、宗教、伦理、文学等成分看作文化,而忽略了中医药本身的文化性质和作用。实际上,无论历史上和现实中,整个中医药体系一直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与社会文化的其他部分相...
关键词:中医文化 文化中医 相对独立 相互作用 
也谈中医中药的疗效被引量:3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87-192,共6页薛公忱 
目前出现一股消灭中医中药的思潮,以各种理由否认中医中药的疗效,诸如疾病可以自愈、现代科学不能解释方药与病愈的关系、感觉上的病愈不可靠、个案没有普遍性和统计学意义、未经双盲方法检验、欧美人士不承认等等。经过实事求是地深入...
关键词:实事求是 实践检验 辩证分析 现代科学 
张介宾的太极命门论被引量:2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63-67,共5页薛公忱 
明末大医张介宾的太极命门论,在历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把宋明理学唯心主义的太极说转化为医学中的唯物主义太极说,对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都起过积极影响。也有当时难以避免的迷误和不足。值得今人再认识。
关键词:张介宾 太极命门论 唯物主义 中医基本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