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富仁

作品数:28被引量:7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肇庆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共犯虚拟财产法官古典学派盗窃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当代法学》《学术探索》《学术交流》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刑法中盗窃行为的概念分析
《肇庆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83-89,共7页李居全 许富仁 
“公开盗窃”不属于盗窃行为的行为方式。在汉语语境中,盗窃是指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地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法律的制定和颁布实质上是立法者与调整对象之间的交流,因此,法律中所使用的“盗窃”概念必须与其所调整的对象之间保持统一。...
关键词:盗窃 秘密性 行为概念 类推解释 罪刑法定 
日本犯罪共同说之缺陷分析与反思
《学术探索》2012年第8期20-24,共5页许富仁 
在日本,犯罪共同说确实忠实地坚守了客观上的判断和罪刑法定原则。然而,也由此显示了在运用构成要件理论对共同犯罪事实进行分析认定之时,并不符合现实生活中的共同犯罪事实的缺陷和弊端,因此,我们对日本的犯罪共同说应该重新进行评析...
关键词:犯罪共同说 罪刑法定主义 价值判断 
关于日本行为共同说的反思被引量:1
《学术探索》2011年第4期43-48,共6页许富仁 
行为共同说以追求社会防卫为价值目标,主张以"共同行为"这一事实认定多数犯罪行为人之间的"共同性",在"行为"面不要求共同实施特定的犯罪;在"意思联络"方面,也不要求数人必须具有共同实现犯罪的意思联络。由于这一主张不符合现实生活中...
关键词:主观主义行为共同说 客观主义行为共同说 行为共同说的缺陷 
刑事古典学派共犯本质理论思想基础评析
《肇庆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26-30,共5页许富仁 邹佳铭 
刑事古典学派产生于17世纪,该学派主张自由意志论,反对决定论,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客观主义刑法理论。不仅仅给刑法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而且为形成为刑法理论的思想基础,确立了宪法高度的罪刑法定原则,从而可能建立客观判断形式的...
关键词:古典学派 共犯本质 思想基础 
关于强迫虚拟“性行为”的本质及其处罚的思考被引量:2
《河北法学》2007年第12期108-112,共5页许富仁 
关于强迫虚拟"性行为",即虚拟强奸行为和虚拟强制猥亵行为,学术界对此并没有理论研究热情,而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对部分具有危害性的虚拟性行为如组织虚拟卖淫以及虚拟卖淫行为以组织表演淫秽罪、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传播淫秽物品罪等罪...
关键词:虚拟性行为 虚拟强奸行为 虚拟强制猥亵行为 
重建共犯本质理论逻辑基点——关于德日共犯本质理论逻辑基点的否定被引量:9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68-75,共8页许富仁 
刑事古典学派所追求的最高价值——个人权利和刑事近代学派所追求的最高价值——整体社会利益——防卫社会,是两种对立的价值观。若以此作为共犯本质理论的逻辑基点,不可能达到共犯本质理论的公正性与合理性,因为新旧两派的思想基础并...
关键词:共犯本质 古典学派 近代学派 共识价值 法官中立 
刑事近代学派共犯本质思想基础批判
《肇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28-31,共4页许富仁 
刑事近代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该学派主张决定论,反对自由意志论,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形成主观主义刑法理论。该学派虽然给法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但是建立在主观主义思想基础上的刑法理论也给共犯本质理论研究带来了诸多缺陷。
关键词:近代学派 共犯 思想基础 缺陷性 
犯罪行为共同性:解决共犯本质问题的关键——对共犯本质学说的反思被引量:5
《法学评论》2007年第4期73-78,共6页许富仁 
日本共犯本质理论是由于追求国家刑事政策而导致的一种价值追求的结果,因此是一种偏颇的价值追求,即不公正的价值追求。我们应该以"法官中立"的立场——司法公正为最高价值目标,以"犯罪行为共同性"为基准。在共同正犯中,在定罪上实行"...
关键词:最优价值目标 犯罪行为共同性 共犯 独立性 相互性 
死刑存在的合法性及范围被引量:1
《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3期128-132,共5页许富仁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死刑具有存在的正当性,因为死刑制度源于人类社会的人伦基础,尽管死刑曾经被滥用过。死刑适用的正当性必须经过死刑存在正当性的限定才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死刑的实际适用应该被严格限定在严重危及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范...
关键词:死刑 人伦基础 人权规范 死刑范围 
死刑废除论的根据——过度“人权规范”批判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7年第2期53-58,共6页许富仁 
关于死刑的存与废的论证,无论是保留的观点还是废除的观点,其内容都已毫无生气。如果从人性角度出发,死刑就具有存在的正当性,因为死刑制度源于人类社会的人伦基础。但是,死刑存在的正当性并非等于死刑适用的正当性,存在的正当性是应然...
关键词:死刑的正当性 人权规范 死刑的范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