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晞儒

作品数:81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海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蒙古语蒙古族民族汉语民族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藏研究》《青藏高原论坛》《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写作过程中的语音运用
《甘肃高师学报》2022年第3期1-6,共6页贾晞儒 
汉语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汉语的声音美和意境美,是通过汉语语音有规律的平仄组合和语义的虚实搭配而表现出来的。所以,汉语的声音美、语义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不论写科学著作,还是写文学作品,都应该重视这...
关键词:汉语 写作 语音运用 探索 
试论青藏高原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的“孝”文化被引量:1
《青藏高原论坛》2022年第1期49-53,共5页贾晞儒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弘扬优秀的传统孝道文化精神,实现青藏高原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孝道”的基本内涵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是“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
关键词:青藏高原 社会、自然和谐 “孝道”文化精神 
汉语的形成、发展与中国社会被引量:1
《青海民族研究》2021年第1期22-28,共7页贾晞儒 
一般说来,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语言的差别取决于它们的形式,而形式与民族精神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就其内部联系而言,语言就是民族意识(der nationelle sprachsinn)的产物。汉语言是汉民族的语言,它是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与各民族...
关键词:汉语言 形成发展 中国社会 
谈蒙古语的■yoso一词
《西部蒙古论坛》2020年第2期83-88,M0006,共7页贾晞儒 
■yoso是蒙古语的一个基本词汇,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在蒙古族社会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角色",是蒙古族人民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存在,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民族品格的彰显和标志。
关键词:■yoso 文化内涵 构词特点 民族品格 
明德育人,不忘初心——兼谈蒙古族的“yoso sUrtaqUn”(品德)
《柴达木开发研究》2020年第2期59-64,共6页贾晞儒 
关于“德”,自古至今大家都在谈论它,历代贤哲也都在孜孜不倦地研究、论述其精神内涵,于是,它的内涵愈来愈丰富,愈来愈深广,愈来愈深入人心,使人们从小就受到“德”的熏陶和教育,成为人们立足社会、做人做事的一条基本准则,最终成为中...
关键词:不忘初心 蒙古族 撒拉族 传统美德 立足社会 朝鲜族 少数民族 做人做事 
蒙古语是蒙古民族的精神家园——以蒙古语德都方言为例
《西部蒙古论坛》2019年第2期93-103,128,共12页贾晞儒 
蒙古语德都方言是现代蒙古语的一个方言片,与现代蒙古语一脉相承,都是蒙古族人民的精神创造,是蒙古族人民的精神家园。为讨论方便,仅以德都方言为例进行论述。
关键词:蒙古语 德都方言 精神家园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镜像——《唐蕃古道青海段民族语言调查研究》评介
《青藏高原论坛》2019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贾晞儒 
“唐蕃古道”是一千多年前中原地区与西藏吐蕃王朝之间进行政治联系、经济文化往来的交通要道,从唐朝的京都长安出发,途经今甘肃、青海两省,直达吐蕃国都逻些(今拉萨市)。专家们把这条古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是指从唐朝京都长安到鄯城...
关键词:唐蕃古道 语言调查 社会文化 青海 评介 民族 镜像 吐蕃王朝 
多语接触中的青海汉话与蒙古语被引量:1
《西部蒙古论坛》2018年第4期50-62,127,共14页贾晞儒 
自古以来青海就是一个民族频繁迁徙、消长、更迭的地方,语言间的接触影响,在各自的语言里留下了不同的底层或某些借用成分,造成了民族间的文化碰撞与融合,成为民族关系及其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每个民族生存历程的诉说。研究青海蒙汉语...
关键词:多语接触 青海汉话 蒙古语 研究 
德都蒙古生态文化与社会发展
《西部蒙古论坛》2017年第3期3-13,共11页贾晞儒 
德都蒙古人在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因地制宜,创造了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民族文化,其中生态文化,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关键词:德都蒙古族 生态文化 社会发展 
汉字结构中的人文思想浅议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39-145,共7页贾晞儒 
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而且它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精神是汉字的"魂",汉字是民族精神的彰显。
关键词:汉字 演变历史 人文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