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升平

作品数:18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欧美文学艺术幽默西方文学主题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吕梁学院学报》《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上旬)》《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红与黑》无所不在的比对艺术被引量: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97-101,共5页赵升平 
所谓经典,一定是超出一般水平的珍品,但它最突出的表现恐怕主要是作者的一种意识,而《红与黑》正是如此。作者用一种看似简单却无比深邃、充满矛盾而又相辅相成的比对意识构建他的小说,使这部名著不论在题名方面、叙事方面,还是人物的...
关键词:欧美文学 红与黑 比对艺术 
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卢梭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10期150-152,169,共4页赵升平 
卢梭是18世纪法国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一生的著述从追求真善美的高度专揭"文明社会"的坏处,直至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学说。今天我们来追念这位先哲,窃以为首先需要搞清楚两点:一是他的理论到底有什么深意?二是他"激进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卢梭 返回自然 激进 理论深意 文学作品 
漫议雨果大海一样的胸怀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79-81,共3页赵升平 
雨果是世界文坛的巨人,在有生之年他始终践行真善美,并用如椽大笔给世界文学贡献了众多优秀的作品。今天我们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首先应该认识他那像大海一样博大的胸怀,因为从这样一个侧面,最能让我们感受他的"人品",也最能体会到...
关键词:雨果 人道 大海 胸怀 
论普希金永远的浪漫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80-83,共4页赵升平 
普希金无疑是俄罗斯民族的翘楚,其伟大之处在于他永远保持着追求正义、追求美好的人生观,并在格调上热情如火、积极向上。在他短短三十八年的生涯里,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歌和小说,而这些"精神食粮",既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下贵族...
关键词:普希金 浪漫 奥涅金 
游戏背后的沉重——后现代主义文学浅论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86-89,共4页赵升平 
后现代主义文学表面看无视任何规范,故意化解"深度",甚至在布局谋篇当中采取一种极度冷漠或荒诞不经的方式示人,但实际上,只要你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在这种看似满不在乎、什么都无所谓的背后,却潜藏着沉重,甚至在某些方面,竟直逼我们的...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学 游戏 沉重 
用存在主义观点看莫里哀的喜剧戏剧艺术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11期128-130,共3页赵升平 
古典主义时期悲喜剧划界森严,莫里哀独能在困局中将喜剧开出一片天地,除了文人那固有的执着之外应该说也有一些"不得已"的因素在里面,这当中就包括了如何"存在"的问题。这里有两个意义呈现出来:一是宁可为"心中所爱"吃尽苦头,也不愿随...
关键词:莫里哀 存在主义 喜剧 艺术 《伪君子》 
“堂吉诃德的长矛”与“现代小说之父”——略论《堂吉诃德》的现代意识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90-92,共3页赵升平 
为什么一部四百多年前的老小说让人至今情有独钟?关键恐怕还是作者的那种"现代意识"。他让主人公完全背离正常,把风车当巨人,把旅店当城堡,把羊群当军队,这种明显的故意"离谱"和"跑偏",其实是暗藏"杀机"。由此我们进一步感到文学的玄妙...
关键词: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荒诞 迷宫 多面 不确定性 
论歌德的文学哲学——兼论文学的幽默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53-157,共5页赵升平 
文学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至今仍在持续争论的话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文学太丰富而又太独特了。比如,它可以表达人生观价值观,但不是政治宣言;可以针砭丑恶歌颂美好,但不是道德标准;可以记录历史反映现实,但不是实打实的教科书;可以挽...
关键词:歌德 文学哲学 幽默 
卡夫卡的文学世界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87-91,共5页赵升平 
世界上向来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锋利如刀,一种是温柔似水。卡夫卡显然属于后者。他孤独胆怯处处表现出一种柔弱。不过这柔弱一旦变成一种"以柔克刚",又常常会让人有无法估量的感觉,而卡夫卡正是在文学的世界里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力量。他的...
关键词:卡夫卡 文学世界 变形记 地洞 诡异 幽魅 意犹未尽 
由莎士比亚看文学的伟大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10期111-112,共2页赵升平 
莎士比亚的伟大就是文学的伟大,但他把文学"奉若神明"吗?恰恰相反,他非但从来没有把文学"神化",而且不论悲剧喜剧,不论写实抒情,他都"反正经"、开玩笑,显示出一种诙谐无处不在的特色。这说明,文学不是哲学,也不是"实打实"的东西,它需要...
关键词:莎士比亚 诙谐 幽默 伟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