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万提斯

作品数:1086被引量:23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景冬刘武和陈众议陈凯先王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院级课题项目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读一本小书,也读一本大书
《高中生(作文)》2025年第4期26-27,共2页高飞(整理) 
世界读书日最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为了纪念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两大文豪,他们都是在4月23日去世。小书是符号的排列组合,大书是世界的在在处处。一本小书在手,低着头也能仰望星空;一本大书入心,面对疾风骤雨,也可寻得一方天地。蔡...
关键词: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世界读书日 散馆 蔡元培 塞万提斯 排列组合 翰林院 
与塞万提斯的精神对质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5年第2期110-131,共22页于德北 
一次现实与幻想边界的游走探索,一次复杂人心的洞察勘测。作家以四季为叙事框架,将内心独白、对话以及童话编织成文,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现实种种面貌,小说内部的时空叙述充盈水波微漾的流动感,从而赋予小说一种独特诗性和哲学深度。
关键词:塞万提斯 内心独白 现实与幻想 流动感 叙事框架 哲学深度 时空叙述 诗性 
出发与回溯
《阅读与成才》2024年第6期13-14,共2页
陈伯吹先生(1906-1997)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译介及研究工作,成就斐然。于儿童文学创作,陈伯吹先生被誉为“东方安徒生”;于儿童文学翻译,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俄国的普希金、...
关键词:儿童文学创作 塞万提斯 儿童文学翻译 吉卜林 中小学教科书 儿童文学作家 陈伯吹 现代儿童 
以生命作为一种认知方式——论塞尔对《堂吉诃德》的美学解读
《外国文学》2024年第6期141-151,共11页徐明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在文学领域享有极高声誉,中外学界对它的研究也是汗牛充栋。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塞尔从身体视角出发,在知识、审美及伦理层面对这部作品做了新的解读。塞尔认为,印刷术盛行的文艺复兴时期与当下高度数字化的信息...
关键词:塞尔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生命 认知 
合理“虚构”七板斧
《快乐青春(简妙作文)(小学生适读)》2024年第10期4-6,共3页微微 
写记叙文时,除了写真人真事,也可适当进行虚构。虚构的成分一定要合情合理,令人信服。虚构,主要是借助想象。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说:“虚构愈切近真实就愈妙,情节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能使读者喜欢。”即运用虚构,要在熟悉生活、体验...
关键词:体验生活 塞万提斯 记叙文 真人真事 借助想象 合情合理 虚构 真实的生活 
中国PET发展历程回顾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4年第10期619-620,共2页黄钢 赵军 
PET/CT作为医学影像设备中最为先进的分子影像设备之一, 在临床的早期诊断、病程分期、疗效判断、预后评价及药效研究等方面有着关键性价值, 现已成为临床重要的诊治指导及决策的依据[1]。过去40年, PET在中国的研发与引进、临床应用与...
关键词:医学影像设备 著名文学家 塞万提斯 分子影像 PET/CT 历史孕育 早期诊断 药效研究 
二○○五年塞万提斯文学奖获奖演讲
《世界文学》2024年第5期76-85,共10页赵浩儒(译) 
去年十二月一日,一个似乎改变了我人生的神奇日子。那一天,西班牙文化部部长通知我获得了塞万提斯文学奖。当时是上午九点,一小时后,我的家里就挤满了人:有一个电视台摄制组,有广播电台,本地报纸,有我的家人、朋友、大学里的同事,还有...
关键词:塞万提斯文学奖 广播电台 西班牙 电视台 陌生 文化部 
读书日断想
《民心》2024年第8期61-61,共1页周庄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鲁宾斯坦说,“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鉴于此,才光荣诞生了世界读书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关键词:世界读书日 鲁宾斯坦 塞万提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进步 书店 西班牙 莎士比亚 
杨绛为批评者“正名”
《文史博览》2024年第7期41-41,共1页游宇明 
2005年,正值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问世400周年之际,此书中文版的新译者、曾获鲁迅文学奖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董燕生接受了媒体采访。访谈中,董燕生对此书的旧译者杨终提出了批评。
关键词:鲁迅文学奖 塞万提斯 北京外国语大学 《堂·吉诃德》 批评者 西班牙 译者 
刻画一个不真实的人——评穆萨《去海边》
《长江文艺》2024年第13期156-158,共3页韩松刚 
小说除了叙事,还刻画人物。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好的小说,就是要塑造和刻画逼真的人物。但事实上,中外小说史上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很多恰恰是不真实的。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真实吗?莫泊桑笔下的马蒂尔德真实吗?鲁迅笔下的阿Q真实吗...
关键词: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 小说史 莫泊桑 马蒂尔德 翠翠 沈从文 阿Q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