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丽君

作品数:14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心雕龙注》《文心雕龙》《儒林外史》教学内涵辨析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教育》《休闲》《阴山学刊》《文学少年》更多>>
所获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融媒体时代新闻写作教学的策略探讨
《文学少年》2021年第15期0189-0189,共1页运丽君 
融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新闻界受到了更多的挑战,传统的新闻模式遭受了很大程度上的颠覆,对于新闻写作的教学 也带来了更多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当前新闻教学工作的理念模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合融媒体时代发展脉络,对传 统新闻...
关键词:融媒体 教学 新闻写作 
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与社会融合性分析
《休闲》2021年第3期0139-0139,共1页运丽君 
当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不够重视应用文写作教学活动,这不利于学生后续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发展。应用文写作教学不仅涵盖了多种问题,更是国内各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企业日常运行的有效工具。只有不断强化高校学生的应用文...
关键词:社会融合性 有效性 应用文写作教学 高校学生 
大学生微写作教学方法与实践浅谈
《休闲》2021年第2期0139-0139,共1页运丽君 
微写作是新媒体时代发展下的重要产物,从最初的微博发展到微信公众号的产生,再到朋友圈、抖音等形式的繁荣,微写作逐渐成为写作方法的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已经普遍接触到了这些微写作方式的作品,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微博、微信阅读的主...
关键词:微写作 大学生 教学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之“势”内涵辨析
《阴山学刊》2015年第2期31-36,共6页运丽君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文心雕龙>范注中的‘文术论’研究"(NJSY11157)部分研究成果
"势"之内涵是"龙学"研究的一大悬疑,诸家各有阐发。诸多时贤将黄侃"法度"说与范文澜"标准"说归为同辙,二者其实不同。《定势》之"势"应指文体的基本格调。
关键词: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  文体基调 
从“范注”看《定势》篇的主旨和理论地位
《阴山学刊》2014年第6期52-57,共6页运丽君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文心雕龙>范注中的‘文术论’研究"(NJSY11157)部分研究成果
《定势》篇的"势"范畴及主旨是"龙学"研究中的难点。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对《定势》篇主旨及理论地位作了深入探究,指出《定势》的主旨是"别体",是确立"循体成势"的原则,并首次指出《定势》与"论文叙笔"的紧密联系,从而不仅使《定势...
关键词: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 《定势》 “别体” 
“范注”《文心雕龙·总术》“术”之内涵辨析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年第12期52-54,56,共4页运丽君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文心雕龙〉范注中的“文术论”研究》(NJSY11157)研究成果之一
《文心雕龙·总术》之"术"内涵是"龙学"研究的难点,目前歧见颇多。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对"术"所统括篇章范围的认识也意见纷纭。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对"术"内涵进行了挖掘、阐发,揭示其包括《文心》的上篇、下篇及文之枢纽所论。...
关键词: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 总术  
“范注”《文心雕龙·总术》主旨探析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年第11期28-31,共4页运丽君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文心雕龙〉范注中的“文术论”研究》(NJSY11157)研究成果之一
提出并解决《总术》篇主旨问题,既有助于理解"术"之内涵及其统括的理论范围,也有利于把握《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以注代论",对《总术》之作意、微旨进行了探究和阐发,契合《文心》文意,是"龙学"研究的重...
关键词: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 总术 主旨 
范注“文术论”之称今辩
《阴山学刊》2008年第4期8-12,共5页运丽君 
提出并解决《文心雕龙》下篇的"命名"问题,既有助于认清《文心雕龙》整体体系,更有利于理解《文心雕龙》下篇的内涵和性质。对范注"文术论"之称及其统括的理论范围的辨析,可以得出结论,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中把《文心雕龙》下篇统称...
关键词:《文心雕龙》 范文澜 文术论 
从清人评点看《儒林外史》谋篇的艺术特点被引量:2
《阴山学刊》2007年第6期17-23,共7页运丽君 
《儒林外史》独树一帜的叙事结构,一直是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焦点。《儒林外史》清代评点对其谋篇艺术详瞻、细致的阐发,可以概括出《儒林外史》谋篇的四个艺术特点:精严性、抒情写意性、对比性、重述性。
关键词:清人评点 《儒林外史》 艺术特点 
从卧闲草堂评点看《儒林外史》楔子的功能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6年第11期26-28,共3页运丽君 
《儒林外史》的楔子在历代研究中提及甚多,却挖掘甚浅。刊刻于清朝嘉庆八年的卧闲草堂评点,对楔子的功能作了细致的分析。本文依据卧评对楔子的摘发,从主题揭示、人物类型隐括、结构功能三个方面,阐释《外史》楔子的功能,揭示作者“说...
关键词:《儒林外史》 楔子 主题 人物类型 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